■朱其安
2018年,全市运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外强联通、对内强通畅”的工作要求,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构建现代化道路运输体系,全年工作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运输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全市道路运输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763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1.2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7%、2%;完成营业性公路货运量4163万吨、货物周转量139.9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1%、2.4%。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宿迁市区创建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完成“好巴士”快速公交专用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2019年建设包括发展大道和洪泽湖路在内的两条“好巴士”快速公交专用道计划。积极推行长途班车“车头向下、资源共享”便民举措,在市区靳桥、仓集、大兴等5个乡镇农村客运站试点长途班车配载,方便乡镇群众远程出行。全年更新出租车200余辆,全部配备刷卡设备,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
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积极协调各级客运企业开展联程合作运输,分别开通市区、泗洪、泗阳至南京禄口机场联程运输班线。重点货运场站建设进展有序,运河宿迁港、沭阳百盟物流产业园一期、宿迁京东淮海经济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京东信息科技园快递配送中心和质押仓库一期、江苏屹尚物流园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积极培育我市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宿迁九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培育省级京东(宿迁)无人机智慧物流新动能项目。
智慧绿色运输加快建设。积极推广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安装使用,实现了全市在营“两客一危”车辆安装率100%,居全省第一。强化汽车尾气超标排放治理工作,全市维护各种尾气排放超标车辆千余辆;开展汽修行业VOCs专项整治,全市一二类维修企业VOCs污染整治达标率100%、市区一二类维修企业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安装率100%;积极开展文明交通进驾校“五个一”活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推进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和互换机制。全年共计抽查车辆2965辆,督促整改违章行为532起,移交案件126起,实施行政处罚64起。
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2项审批事项。全市累计检验检测货车8937辆,为广大货运经营者减负113.4万余元。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全年道路水路运输领域“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联合奖惩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将2名当事人纳入“红名单”、7名当事人纳入“黑名单”,并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联合奖惩。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省高速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徐盐支队开展为期70天的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截至1月底,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20人次,检查大型客运车辆660余辆次,立案查处运输违法及交通违法行为30余起,有效净化群众出行环境。
平安运管建设稳步推进。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实施“平安交通”建设三年攻坚计划,深入开展“平安交通百日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继续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多部门合力;全权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长效开展“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市场安全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常态化,进一步规范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多管齐下,切实加大行业安全监管力度,维护行业安全形势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创新型党组织创建,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在行业内部分层次开展廉政教育,通过观看廉政教育视频、接受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大廉政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党性觉悟。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及防控工作,形成廉洁风险点排查防控清单。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等精神,积极配合上级巡查工作,抓好“四风”突出问题整改,积极落实市委巡察反馈的问题和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全力做好挂村帮扶的宿城区洋北镇老庄村的脱贫工作,因时制宜增强帮扶村“造血能力”,全年共计投资集体经济项目30万元,发展“稻虾”套养、青年鸡养殖、蔬菜大棚3个实事项目,其中“稻虾”套养项目为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3个项目共为集体经济增收31万元。同时赠送鸡苗供留守人员饲养,解决当地“就业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该处先后获得“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两聚一高’行动队”“2015—2017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2015—2017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重点营运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推广使用”单项工作居全省第一,多次受省交通运输厅表彰。同时,全市道路水路运输业涌现出一批优秀教练员、驾驶员。其中,受部级表彰1人,受省级表彰5人,切实增强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获得感、荣誉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