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园园 王艳珅 时晓凯
每逢盛夏,香甜的瓜果都是抢手货,销售也会很火,可今年宿迁的农户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原来,受台风、疫情影响,小番茄、西瓜、火龙果、黄桃、无花果、莲蓬等深受市民喜爱的农产品,被阻断了“走出去”的通道。
“不让农民辛苦种出的农产品烂在田间地头。”近日,宿迁日报社“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速速带货到田头”为当地滞销农产品奋力吆喝,引得宿迁市民纷纷自发组团购买,“滞销品”成了“抢手货”,农产品总销量破3万公斤。一时间,宿迁日报社“速速带货到田头”为本地农产品做“代言”,让农民在田头就尝到了“甜头”。
暴雨中“带货”
为农户撑起大伞
7月16日,宿迁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和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这样的天气还能到田头“带货”吗?这一疑问在宿豫区迷候小镇农场主的心中犯嘀咕,但是答案却在宿迁日报社“速速带货到田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心中很坚定:风雨无阻!
随后,志愿者雨中驱车20公里,来到宿豫区迷候小镇进行带货。志愿者们在车上还在担心,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开车会不会有安全隐患?车子在积水路段会不会熄火?可当他们一下车,就十分专业地行动起来,为接下来的带货做准备。这次的带货成功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其中重要一环。作为党媒,宿迁日报社坚持为人民服务,主动贯彻落实中央目标要求,通过认真梳理,决定将为部分地区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农户收入低的问题作为办实事项目,由总编辑徐海涛同志牵头组织记者、编辑参加,借助融媒体平台影响力,成立“速速到田头”志愿服务队。
“速速带货到田头”志愿服务队参与到田间地头直播、宣传、组织等工作中去,践行“四力”,沉下心、俯下身,为群众办实事。
烈日下“吆喝”
“滞销果”变身“富农果”
7月30日,在宿迁日报社“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速速带货到田头”助农公益行动中,速新闻以《“烟花”易冷,你我有情!让我们帮一帮十字果农!》为题,报道了台风“烟花”过境,大棚进水,沭阳县十字街道前屯火龙果庄园果农徐广宝家几千斤火龙果急需出售一事,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7月31日下午,宿迁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4℃。而此时,沭阳县十字街道前屯火龙果庄园的火龙果也送到了宿迁日报社。得知农户火龙果到达后,“速速带货到田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帮忙搬运、吆喝!不一会儿,满满一大车的火龙果就销售一空。
“感谢宿迁日报社,感谢好心人!两天时间,我们家满园子的火龙果,全部卖出了!”8月1日下午,记者再次驱车来到沭阳县十字街道前屯火龙果庄园,一进园内,果农徐广宝的妻子唐晓敏就拉着记者的手说,宿迁日报社的宣传力度这么大,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几千斤火龙果全部卖了!
活动通过记者走到田头为农产品代言,扩大本地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知晓度,让更多物美价廉的新鲜农产品登上市民餐桌,也让广大市民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品尝到本地的新鲜农产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宿迁农产品绿色高质量发展,在田间地头到餐桌之间搭建起一座助农兴农的桥梁。
别样的“团购”
记者客串“客服小姐姐”
“我这边订购75斤!”
“我是泗洪县的,请问可以送到我们这边吗?我也想帮一帮果农!”
“你好,记者,请通过微信,把我拉进公益团购群,我要参与公益助农行动!”
……
“宿迁日报社吗?我们的梨子滞销了,能不能帮帮我们?”
……
民有所呼我有应、民有所困我有帮、民有所难我有解。“速速带货到田头”自7月份启动以来已经帮助沭阳县、宿豫区、市湖滨新区、泗洪县等地的多家农户销售了黄桃、梨、无花果等农产品。疫情期间,很多农户的农产品输出受阻,原本要销售到上海、扬州等地的水果、鸽子蛋都无法送出去,无奈之时他们看到了“速速带货到田头”的报道,便向宿迁日报社发来求助。
接到求助,“速速带货到田头”志愿服务队立即奔赴各地收集了相关农户的信息、受损情况,并拍摄了相关的带货视频。截至目前,已经发出六期因疫情销售受阻的农产品推荐,帮助农户销售蔬果3万多公斤,销售额10余万元,并帮他们对接到本地商超,打通长期销售渠道。
在“速速带货到田头”活动中,记者客串了“客服小姐姐”,边走访边整理需要帮扶的农户信息,疫情之下,助农的脚步几乎没有停过。现在,“速速带货到田头”助农的品类越来越丰富了,有玉米、火龙果、黄桃、无花果、莲蓬、鸽子蛋等。参与活动的农户越来越多,参与团购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善引发善
让更多人尝到田头的“甜头”
8月9日,“速速带货到田头”志愿服务队接到了宿豫区来龙镇一家家禽养殖基地农场主付春朝的求助热线。付春朝是河南人,2010年来到宿豫区创业,他称,因为疫情影响原本要送到上海的鸽子蛋都运不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收购周围农户的鸽子蛋,四处想办法在本地销售或线上销售。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还为河南洪水救援出资出力,甚至自己回老家参与救援。
带货的过程中,记者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帮助了这些可爱的人。两千多斤滞销的黄桃在“带货”后被一抢而空,还有很多在外地的宿迁人请老板快递过去。
宿豫的梨子不仅反复团购到现在,周末也多了很多采摘的人。8月6日下午,在报社北门送梨子来的老板又主动买了同时送来的无花果和黄桃,他说非常时期大家都不容易,记者能帮忙,我们也能帮。
浇花浇到根上,帮忙帮到心上。夏季时令农产品保质期短,更新率高,产量大,一旦滞销,农户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志愿者都亲自到地头把关产品品质,务必做到物美价廉,为农户打开销路的同时也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舒心。
带的是货,暖的是心。“速速带货到田头”并不是宿迁日报社的第一次助农行动,长期以来,宿报人始终坚持走基层,帮扶因灾害天气、疫情等原因农产品销售受阻的农户,曾帮助泗洪雪二村的农民销售过上万斤的胡萝卜;帮助宿豫区农户卖过葡萄……带货不是第一次了,形式一直在变,但为老百姓的心一直没变,宿报人将继续讲好善引发善的好故事,在这个特殊时期,和大家一起闯过难关,静待美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