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园一个令人敬仰的苏北名园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爱园”,一个充满浓浓爱意、深深怀念、绵绵追思的名字。始建于1944年的它,当时在苏北颇有影响,是淮海抗日根据地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是淮海地区人民心中敬仰烈士的圣地。如今,位于泗阳县众兴街道爱园路2号的它,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园内绿化覆盖率超过80%,风景秀丽,环境幽雅。201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爱园烈士陵园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购最好的园林,给最可爱的人

“爱园烈士陵园最初建在北裴圩,1953年迁到这里。‘爱园’两字是李一氓题写。今天的爱园镇也因此得名。”爱园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徐新亚给记者介绍了陵园的历史。

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占据了淮海地区所有县城。淮海区和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党政军机关常驻北裴圩街西葛道口一带(今爱园镇),陈毅、彭雪枫、邓子恢、黄克诚、张爱萍、刘震、金明、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那里领导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许多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为纪念抗日烈士,教育和激励后人,1944年9月,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决定在北裴圩街东建立烈士公墓地,安葬抗日烈士。选中了地主唐广达家的园林,占地64亩,园内有大片松林和多种花草树木,风景秀丽,经与该户协商,出钱购得后,以该园林为基础建造烈士公墓地。公墓地建设由时任淮海区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筹谋规划,1944年9月动工,当年11月竣工。李一氓为墓园命名并亲笔题写“爱园”二字。烈士墓园坐北向南,门高两丈,庄严雄伟,园内中央建昭忠祠,祠内用木匾供奉抗日烈士英名,祠后建花厅,北端设讲台,东北角安葬抗日烈士遗骨,烈士墓旁栽植青竹松柏。李一氓用骈体撰写《泗沭抗日烈士公墓碑志》,时任泗沭县县长夏如爱作《泗沭县昭忠祠抗战烈士题名叙》。

“爱园烈士陵园的原址就在我们这里。听老人讲,唐姓地主家的园林是当时这里最好的园林,里面还有学校。我们那时候小,陵园搬迁之前,我也去过陵园。”近日,记者在泗阳县爱园镇果树实验场,采访了曾任果树实验场党支部书记、今年79岁的姬维才老人,他给记者看了一张“果园前身老爱园效果图”。他介绍,这张图是几十年前,根据当地群众及老党员记忆绘制的。记者看到,图上的陵园布局和史料记载基本一致。

“‘爱园’建成后,成为泗沭军民英勇杀敌的精神支柱。听老人讲,当时,这里的青年在应征入伍前,常挥手与‘爱园’告别,高呼‘爱园再见!’”姬维才告诉记者,中国共产党对烈士的敬重,对当时的青年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爱字题名意若何?”

1945年暮春,李一氓重过爱园,感慨抗日战争胜利在即,抗战烈士长眠地下,遂赋诗《爱园》曰:“柳围浓绿一春过,爱字题名意若何?漫草壮词留石壁,还从淮水逐胡戈。万花种就江山阔,志士生成肝胆多。风雨六塘堤上下,八年常与国销磨。”

今年79岁的洪其庚曾任爱园二中校长,他认为“爱园”是“爱国烈士陵园”的简称。洪其庚告诉记者,当时,他族中长辈泗沭县参议长洪少康是墓园建设筹委会主任。后来,洪少康曾亲口对他讲过烈士陵园建设情况。洪其庚说:“抗击日本侵略是爱国行为,安葬爱国烈士的陵园,自然被称作‘爱国烈士陵园’,简称‘爱园’,合乎语言习惯。”

接烈士进城!

据介绍,“爱园”是淮海抗日根据地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当时在苏北颇有影响,是淮海地区人民心中敬仰烈士之圣地。张爱萍等党政军领导人曾常住那里,淮海区行政公署和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园内召开过参议会和群英大会。烈士陵园建成后,北裴圩改称爱园。

1946年,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爱园”遭受破坏,1948年修复。

1949年,泗沭、泗阳两县合并为泗阳县,县政府驻现众兴街道。

1953年,泗阳县人民政府遵从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为更好地祭奠革命先烈,将“爱园”搬迁到县城。

现在位于县城的爱园烈士陵园正门朝东,门楼仿古建筑,飞檐琉瓦,古朴庄重。徐新亚告诉记者,门匾上的“爱园”二字是1953年李一氓重新为烈士陵园题写的园名。昭忠祠是爱园烈士陵园重要纪念设施之一,1953年烈士陵园迁址,按原祠改建于陵园中央。原烈士陵园内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和“泗沭抗日烈士公墓志碑”也随迁至此。

记者看到,在爱园烈士陵园“忠魂园”内的烈士英名碑廊内,立有16块大理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大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捐躯在淮海大地上的2802位烈士英名。位于“忠魂园”东北侧的烈士安息区,共安葬大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中共淮盐特委军委书记、泗阳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孙耀宗,泗沭县委书记郭光裕、晏盛明、焦占宝、崔为杰、智武德等县团级干部以及六塘河畔女英雄董振英等132名革命烈士。

“泗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烈士陵园建设融入城市建设发展中,加大烈士陵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徐新亚告诉记者,经过多次修建,目前陵园占地120亩,是国家AA级景区。园内不仅有80多年树龄的法桐、木瓜等树木,还建有国防园、健身步道、篮球场等。今年,泗阳县委、县政府又投入400多万元,对爱园烈士陵园南河岸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改造,目前设计单位招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陵园不仅是人们瞻仰祭扫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公益性场所。徐新亚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已接待近百批次、1万多人次瞻仰参观。‘五一’期间,许多市民自发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参观革命历史陈列馆,自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