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蝶变桑墟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赵金浩

布谷声中夏令新。端午假日的早上7点,我们一行30余人在县文联和作协领导的带领下,开始了这次“走进桑墟”文学采风活动。走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去桑墟看什么呢?我的印象里桑墟的木材加工最为有名,是全国板材之乡,这肯定是重头戏。但事实上,一圈跑下来,颠覆了我的认知,桑墟不仅经济领跑全县,而且文化氛围浓厚、底蕴深厚。

“沭宿海抗日中学旧址”是我们这次采风的第一站。但我要坦白地告诉大家,我真的不知道“沭宿海抗日中学”曾经在桑墟,就是位于虞姬公园的“沭宿海抗日中学纪念塔”我也一知半解。说是旧址,其实,原来的校舍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夏日的热浪里送来阵阵清凉的两处郁郁葱葱的松柏,无声地述说着那段远去的历史。空旷的田野里,不大的广场上,宽厚的底座上是一块刻有“沭宿海抗日中学旧址”红色大字的硕大景观石,加上景观石南侧建设的长廊和沭宿海抗日中学创办及发展历程介绍以及紧依松柏而建的纪念亭——励志亭,让人肃然起敬,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展示着抗日中学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所创造的辉煌。中国共产党淮海区沭宿海中心县委和抗日联防办事处于1940年底开办的这所培训抗日的政治干部、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学校,到1946年底结束,6年共办5期,先后培训学员千余人。

三台古井是我们的又一个采风点。在去古井的路上,看到一片桃林,桃树不像一般桃树那样主干低矮粗壮而蓬头大,一律比较细长,而且是密植,结的桃子也较少较小,导游小姐像是看出了我们的疑问,她解释说,这些桃树不是用来结桃子的,而是为了嫁接榆叶梅用的。榆叶梅一般与桃树进行嫁接。嫁接采用枝接的方式,嫁接时间以“秋分”前后为宜。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桑墟现有榆叶梅面积逾两万亩,桑墟榆叶梅已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森林认证”专家评审,成为全县第一个获得苗木类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今年3月,撤销桑墟镇、茆圩乡,成立新的桑墟镇后,桑墟草莓种植面积1万亩,其中草莓生态园日光温室大棚41万平方米,连栋温控大棚1.7万平方米。原茆圩乡的草莓和原桑墟镇的榆叶梅,都是各自的强项,如今“梅莓相遇”,自然成为新桑墟镇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也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写楹联提供了极好素材和创作的灵感。

三台古井位于桑墟镇新顺河村,古井为东汉晚期到隋唐之间的文物。据介绍,该古井井腹1.9米,现存深8.2米,其井砖是东汉晚期用于墓葬的,后人拆了建井,井内有汉代、隋唐时期的遗物。

桑墟的工业发展自不必说,有专注建筑模板生产22年日产销建筑模板4万多张的双马木业;有以引导品牌建筑模板走向全国名牌为己任的贝林贝森,仅从沿路铺设的一眼望不到头的供热管道,就可以想见桑墟镇在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模板、生态板、阻燃板、地板、乐器等木材深加工已成为桑墟的拳头产品。在众多的企业里,生产吉他和尤克里里等西洋乐器的欧利屋乐器厂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欧利屋乐器厂由台湾客商欧潮州于三年前投资兴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企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板材资源优势专业生产西洋乐器,产品主要有吉他和尤克里里等乐器器材,产品远销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工人月工资6000多元。

组织者和我们都想多看些点,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和耳熟能详的元兴船闸、舒窑手工陶艺、张朝瑞墓等失之交臂,留下一些悬念和遗憾。我们急忙上车去楹联文化村——条河村走马观花地参观一番,客车行驶在坦荡如砥的乡村道路上,就像走在生态花园的美好风景里,条河村作为全镇榆叶梅主要培育基地,他们瞄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建设宜居生态乡村”目标,将本地特色楹联文化融入发展规划,对房屋外立面、绿化景观、生态河道、村入口等进行整体提升打造,从庄头至庄尾,排排庭院悬挂朱匾金字的楹联,用美丽乡村气质非凡来形容恰如其分。他们将“新时代·中国最美村”“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美丽家园”“江苏省楹联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等多种荣誉收入囊中,他们自己也倍感自豪。

回城的路上,回想起看过的点,经历的景,接触的人,还有令人震撼的历史过往和那些散落在庄台沟渠边的古老物件,劳累和困顿一扫而光。从桑墟镇领导在座谈会上的致辞里,我们知道,桑墟的版图形似一只舞动的蝴蝶,他们对桑墟的文化如数家珍,对桑墟古文化遗址的挖掘保护和发扬光大有着独到的构想,对致力推进桑墟实现蝶变有现实的举措。所以我们对桑墟的未来同样充满了坚定信心和美好期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