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因书香而美丽,因阅读而充盈,因文化而富有。
游走在宿迁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如宝藏般有代表性的图书馆、书吧和书店等。从中,你不仅能感受到文化和生活最纯真的样子,还能通过嗅觉、视觉、触觉等慢慢感受到一种向上的生命力量和求真的人文态度。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江苏全民阅读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宿迁那些颜值与才华齐飞的阅读场所。
“馆”藏经典
雕刻人文时光
对于爱书人来说,图书馆是一个极好的去处。4月22日,记者走进宿迁学院图书馆,空间感、舒适感和便捷感,这是宿迁学院图书馆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宿迁学院的学生朱星星告诉记者,图书馆里的藏书应有尽有,她每天都会来图书馆里看一个小时的书。朱星星说:“宿迁学院图书馆学习氛围很浓厚,图书也很齐全。设有4个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2个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2个电子阅览室、3个教师研究室、1个自修室以及第一阅览室、第二阅览室、外文图书借阅室、西楚文献特藏室和二线书库等。”朱星星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阅读书籍让她感到生活很充实。
和朱星星一样,家住市区富豪御景城小区的市民刘老先生也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他每周都会到宿迁市图书馆阅读书籍。刘老先生说:“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坚持阅读会使人眼界开阔。”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宿迁市图书馆大力加强阅读阵地建设和文献资源储备。今年以来,市图书馆进一步细分阅读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阅读阵地,延伸服务“手臂”。从2011年开始,市图书馆先后在城区建设分馆及流通服务点56家。其中分馆26家,流通服务点18家,城市书房5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7家。由于分馆及流通服务点与市图书馆实行“一卡通”借阅服务,读者在市图书馆借书可以选择到任意一个分馆或流通服务点归还。
今年以来,市图书馆还参与宿迁市第八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全民阅读“六进”活动,并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预案,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先后开展社科宣传周、科普宣传周和法治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等。并且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系列活动,以及红领巾读书征文、“进馆有礼”等活动,充分发挥市图书馆在“书香宿迁”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
2021年,市图书馆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馆藏文献资源储备,全年增加纸质图书不少于6万册(其中,公开招标采购5.5万册,“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增加图书5000册)、电子图书5万册。同时,加大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力度,争取尽快形成运河文化、项羽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馆藏。
此外,市图书馆特别推出了“一网读尽”数字阅读平台,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博览群书,目前阅读量在持续攀升。
“店”集风雅
品味书香之韵
书店是一座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缩影。4月22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020年,宿迁市对照“15分钟阅读圈”的标准,市区新建4个24小时图书馆,建成3000平方米的八角楼书店、1800平方米的印咸书局两家大型书城,以及宿迁新华书店宿豫门店、洋河门店等连锁书店,泗阳县新华书店完成升级改造。其中市区八角楼书店以时尚、活力为特色,迅速成为新晋“网红书店”,泗洪县新华书店入选“2020江苏最美书店”。
在明媚的春日里,走进一家美丽、静谧的书店,翻开一本想看的书,还有什么比这更慰藉人心的事情呢?记者带你“逛一逛”宿迁几家最美书店,开启一段温馨的文艺时光。
作为老宿迁人都知道,八角楼曾是宿迁市地标性建筑。时过境迁,如今建立在八角楼遗址对面的八角楼书店,正努力成为新文化地标。
八角楼书店是一家集教育、人文、艺术、娱乐、商务为一体的创新式综合文化场所。书店在定位上围绕“老宿迁情怀,新文化地标”主题,特色鲜明。在这里,读者不仅可以阅读到各类别的图书,还能够体验丰富的文创、手作。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宿迁地区唯一的“24小时”便捷式胶囊书房,为读者提供一个可读可栖的惬意空间。
八角楼书店自2020年6月28日开业以来,便以雅致的艺术环境、独特的人文情怀、贴心的服务体验,广受市民喜爱,成为读者众口相传的“宿迁最美打卡地”。
入选“2020江苏最美书店”的泗洪县新华书店,位于泗洪县泗州西大街16号,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自成立以来,泗洪县新华书店始终致力于做好读者一站式服务。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9年,该店投入309万元进行改造升级,“颜值”刷新后的该店图书品种更加丰富,阅读环境更加舒适。
在沭阳县,也有这样一家最美书店——印咸书局。印咸书局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是沭阳县经营面积最大、品类最全、服务内容最广的民营书城,日均客流超1400人次。
这是一家从楼梯入口处就能抓住人眼球的书店。一面墙壁被装饰成书籍的模样,另一面墙壁贴着胡适、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师胶卷样式的海报。进入二楼,可以看到多幅吴印咸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是书店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印咸书局负责人介绍,书局以复合业态经营,内设图书零售区,定位为文史哲主营路线,包含社科文学类、经管类、生活文艺类、党政类、教辅类等图书20万余册。在设计上,更强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最美书店不仅这几家,当你行走在宿迁市的各个角落,很容易“偶遇”美丽、温馨的阅读空间,书香飘散,沁人心脾。
“屋”尽其用
点亮乡村文化
一座城的全民阅读氛围如何形成?既要有图书馆、实体书店等阅读平台,还要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建得更多,方便群众阅读。
近年来,宿迁市的农家书屋正以多种形式悄然改变着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泗洪县通过农家书屋这一农村文化主阵地建设,深入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地方文化产品,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位于泗洪县临淮镇周台村的农家书屋,占地120平方米,分为图书借阅区和电子阅览区2个功能区,书屋内藏有科普知识、农业科技、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共计万余册,可联网使用的电子设备8台,有各类音像制品100多套,订阅各类报刊杂志20余种,书屋内还配备DVD、电视、音响、阅读桌椅等设备,与县级图书馆可实现通借通还,方便群众阅读图书、查阅资料。
据周台村图书管理员周为章介绍,为进一步发挥农家书屋的功能和作用,周台村从书籍种类入手,突出“农”字,加大科学种养、智慧农业、农民创业创新等方面书籍投放力度,让更多农民从图书中汲取养分,享受精神文化大餐。村里还多次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参与其中。
在泗洪县魏营镇庞塘居委会农家书屋,68岁的老党员徐乃常一有空就来到书屋打扫卫生、擦拭桌椅、整理图书。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他主动申请担任书屋管理员。
徐乃常是爱读书之人,他家的藏书有570多套,涉及文史、小说、散文、诗歌、县志、农技、画册等。每天闲来无事,徐乃常总是要花两三个小时读书。读到精彩的段落,还要用笔抄录下来。每到周末,他还会领着当地20多名留守儿童一起阅读、朗诵。
“老话说得好,读书使人进步,只有多读书,人的思想才能进步呀!”徐乃常说,有了农家书屋后,孩子们假期有了好去处。闲暇时,居民们有空就到书屋里看书、读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跨界”新空间
善用“碎片化”阅读
打破传统阅读模式,与公共场所“相拥”。拿出手机轻轻一扫,便可从安放在市区各个角落的城市书巢里取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尽情地阅读,不知不觉间,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书香味带走了。
走进市区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在市艺术馆主入口不远处,一个小书巢静静地立在草木苍翠的古黄河岸边。书巢不远处有一个长凳,供市民坐在此处阅读。
“看,在如此美好且安静的环境里读书,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啊!”4月22日上午,虽然下着小雨,市民张先生仍坚持来公园散步。看着眼前这个书巢,他说,在晴好的天气里,自己经常带着孩子在此看书,淘气的孩子阅读喜欢的书籍时,会立刻安静下来。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选择一个安静的时间,放下所有的压力,拿起书细细阅读,这或许是很多人的解压方式。
4月22日下午,窗外蒙蒙细雨,屋内暖暖的灯光,喝上一口清茶,捧上一本心爱的书籍……在市区文三水主题餐厅的“同心书吧”,顾客的闲暇时光就是如此度过。
“今天的氛围最适合读书。”市民朱女士说,今天和一位老朋友约好在此见面,她担心路上堵车,提前到了,没想到这儿有许多书可以看,让人瞬间忘却等待的焦灼感。
据了解,截至2020年年底,宿城区依托市民服务中心、企业单位、宾馆影院、街坊公社等建成56个“流动书吧”、42个书巢,方便群众“碎片化”阅读。与新时尚“结盟”,发展听禅居茶社、文三水主题餐厅的“同心书吧”等“钟吾阅读联盟”成员单位8个,让群众在谈文论道、聆听交流中畅饮文化甘露,阅读已渐成生活自觉。
遍布城乡的阅读体系,让宿迁市这座文明之城充满了书香。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2020年,我市全民阅读指数为73.64,位列苏北第一、全省第七。更让人惊喜的是,宿城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获评“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