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姬贵扬
“朱部长,朱部长……我来啦!越急越出叉枝,这半路上三轮(车)没油了,我又拐了个弯加个油,这苗子还有吗?千万别让我白跑一趟啊!”
“老周啊,不要急!不要急!这苗子是按亩数来的,跑不了你的。”
4月21日上午,细雨沥沥。庄圩乡嘉绿园瓜蒌栽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前晒场上,红旗村周卢组64岁村民周礼军刚将三轮车熄火停下,忙不迭往瓜蒌运输车跟前挤,边挤边向现场负责瓜蒌苗分发的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朱明嚷起来。
和周礼军心情一样,这天早上,庄圩乡红旗村村民魏善成、庄恒利,大楼社区团结组居民张丰扬、陈学生、张爱国和农科村仓张组胡雅才、仓义东等90多名(户)今年新栽植瓜蒌的村民,接到今早将分发瓜蒌苗的通知后,有的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冒雨开上三轮车、四轮车、面包车等,赶到庄圩社区的瓜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前等候,生怕迟到一步,瓜蒌苗分发完了。
庄圩乡分管“三农”工作的朱明见此情景笑口颜开,庄圩群众从瓜蒌栽植的“配角”到今天抢苗争苗栽植的“主角”,乡村两级是心系群众增收,为瓜蒌栽植搭建平台,促进群众角色转换的有力推手。
庄圩乡栽植瓜蒌是从2011年本乡村民韦子林到大楼社区流转土地,栽植第一块瓜蒌开始的。瓜蒌以其皮、根、籽可入药,全身都是宝,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较高受到人们青睐,种植、加工主产地在安徽。虽然庄圩乡鼓励群众栽植,但群众畏首畏尾,怕这怕那,所以庄圩瓜蒌发展一直是大户在唱“独角戏”,群众为大户栽植瓜蒌施肥、除草、采摘等,赚取务工钱,是瓜蒌栽植名副其实的“配角”。
庄圩乡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规模特色农业,农民不能做“配角”,要让农民成为增收的“主角”,幸福的“主角”。为此,庄圩乡要求党员干部在瓜蒌栽植上要敢于试水,栽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富。大楼社区徐以伦、曹炳连、唐维干、郑学超,红旗村夏广飞、王礼华、孙汉同等村、社区党员干部响应号召,投身瓜蒌栽植,获得了理想的收入。其后,大楼社区唐维干联合潘守如、潘其耀等4户种植23亩;路全、唐双喜、潘洪等农户就在自家责任田或家前屋后种植;6组居民祁忠川大手笔,一次性承包本组土地400亩种植,瓜蒌在大楼社区你追我赶发展起来。
庄圩乡去年为了把瓜蒌向全乡辐射,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对大楼社区长庄组居民家前屋后进行综合整理,出动机械疏浚水塘,开挖2万多方土方,清除低效林,将被村民侵占的公沟、集体零星土地集中进行整理。同时,对长庄门前家后进行环境整治,整理出来的土地由社区统一规划栽植瓜蒌,栽植起垄、购买水泥桩、拉网、供苗等每亩投入约4500元全部由乡政府承担,居民负责管理和收益。去年,长庄组前后排137户整理出的高标准93亩瓜蒌地喜获丰收,第一年每亩收入就达到4000块左右,一次栽植,4年收入,让长庄居民喜不自禁。
今年,庄圩乡决定推广“长庄模式”,对大楼社区团结组,农科村仓张组,红旗村周卢组等家前屋后开展综合整理,整理出的土地统一规划栽植瓜蒌,继续由乡村负责整理、起垄、拉网、搭架、供苗等。团结组、仓张组、周卢组共有农户93户,整理出土地141亩。庄圩乡通过与安徽有余跨越瓜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洽谈,决定订购其培育的皖篓9号、20号瓜蒌苗,同时签订瓜蒌籽每公斤不低于40元的收购协议。
4月21日早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安徽瓜蒌苗运抵庄圩乡,接到通知的群众高兴万分,按照每亩栽植210株,每框瓜蒌苗28棵依次进行领取。红旗村周卢组村民周礼军今年栽植瓜蒌7.5亩,他领取到分发的56框1575株瓜蒌苗后搬到三轮车上,小心翼翼将瓜蒌苗框用绳索固定好,高高兴兴回去了。庄圩乡瓜蒌今年扩栽面积1000余亩,全乡栽植总面积突破6000亩。庄圩乡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瓜蒌栽植大军,成为瓜蒌栽植富民增收的主角和主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