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字”路上,奔腾不息逐梦新时代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河,这条河是时代,也是历史,更是一方人独特的记忆。

在沭阳县十字街道,也流淌着一条清澈的河——柴米河。绵延5公里的水系,每一朵浪花都奔腾着“十字”的昨天和今天,每一处波澜都见证着新时代的浪潮里,“十字”人的初心和担当。

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让党小组成为支部堡垒的“前哨”,凝心聚力谱新篇;

引进入驻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十字工业集中区2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打造村强富美的新图景;

……

夏至前夕,宿迁日报社采访组一行来到了沭阳县十字街道,寻访“十字”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探索他们如何书写新时代“十字”发展新传奇。

红色基因,流淌在血液里

红色基因,流淌在血液里,是十字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在新一轮改革创新热潮中,我们对标赶超、争先进位,坚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在融入大局中服务大局,在融入发展中支撑发展。”十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捷说,让党小组长成为支部堡垒的“前哨”这一创新做法,为街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021年以来,街道18个社区党支部57个党小组共收集民情民意1128条,解决群众合理诉求735个,对不合理诉求进行释疑解惑,畅通了群众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渠道,使群众始终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充分激活红色“磁场”的集聚效应。

2444名被征地农民进保、58家企业接入污水管网、九年制学校征地……十字街道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到群众的赞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归宿,更是执政为民的重点。十字街道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街道深入开展“学好党史,建好主城区、当好主力军,庆祝建党100周年”献计献策“金点子”活动,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融合民心,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抓好书记项目落实,加强改革课题研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十字街道各党小组组长带头讲党课,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研讨。建立“一册+一月”民情反映机制。“一册”即向党小组长发放“民情日记”手册,“一月”即党小组成员在每月党员活动日到村庄收集民情,实现民意传导“零距离”。

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案例,折射出的是十字街道党建引领的力量和成效。

“工作中,我们还加强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党建来提升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党建来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和乡村治理能力。”张捷说,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工业,抓住发展“牛鼻子”

6月骄阳似火,行走在十字大地,处处升腾着发展的热浪,时刻跳动着奋进的脉搏。

位于十字街道的沭阳东方金浪纺织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排排整齐的机器正在轰鸣,智能化的生产线上,千丝万缕的飞线,一圈一圈又一圈。从生产到包装、运输,工人们有条不紊,严丝合缝,让人感受到这方人的严谨、认真和勤劳。

据介绍,沭阳东方金浪纺织公司是由太仓客商投资兴办,公司占地39亩,自建高标准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共计25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自络桶环锭生产线50条,主要经营混纺纱、化纤纱、棉纱加工,年销售额8000万元。今年,公司又加大技改力度,投资2500万元,引进10条智能化纺织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效率,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十字街道的区划地图上,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企业名字跃然纸上,散发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力量。

“我们十字街道有102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21家。企业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张捷说,这支“生力军”已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支撑,为十字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个企业选择落户一个区域,有内外环境的因素,也离不开各项政策加持。其中,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着力点。十字街道在抓牢项目发展这一“牛鼻子”工程中,始终坚信要不断擦亮帮办品牌,提升十字街道的服务效能和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十字街道引进入驻沭阳经开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十字工业集中区2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新引进标准化厂房项目5个,利用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累计利用厂房面积30万平方米。新增开票超2000万元企业2户,新增三星级企业1户,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2户,兼并重组1户。

乡村振兴,风景这边独好

碧波含翠,瓜果飘香。6月的田野,处处好风光。

灿烂的阳光下,记者走进沭阳县十字街道果园社区,柴米河滋养着这片土地。

“今年的收成很不错,桃子品质也很好!”桃林下传来阵阵笑声。

据果园社区负责人陈永波介绍,这里种植桃子、苹果、梨子由来已久,总面积有800亩左右,很多农民都是以果树种植为生。一亩地年销售额有7000元左右,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甜蜜生活。

离开果园社区,记者来到十字街道西张圩社区,一大片日光温室大棚里,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在这里,以新时代农民刘强为代表的一帮新农人,也在土地里“刨金”。

有着20多年种植经验的刘强,被聘为扬州大学土壤医院荣誉教授。在这里,他已然不是普通的种植大户,而是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乡土人才,他立足于自己建立的科普惠农服务站,用技术帮助更多的人走上科学种植之路,带动大家致富。

乡村振兴的路上,步履铿锵。“农业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基本保障。我们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疏浚县乡河道11条、12.3公里,农桥7座。绿化造林43700株,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张捷说。

据介绍,十字街道还按照老205国道东侧拓植花卉苗木、西侧以果蔬水产为主的布局安排,推进土地流转,谋划农业重大项目。2021年新增农业重大项目1个。畜牧业发展方面围绕“降总量、保增量、提质量”的总要求,现有县级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77个(含11个省标养殖场)全部整治达标达效。11家省标养殖场都创建生态健康养殖场,全部通过市县验收考核。

民生实事,件件暖民心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把70%以上的公共资源和政府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

突出抓好“医教水住行”等民生事业发展,通过精准解决群众“微需求”,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制10条乡村道路建设计划,安装47座桥梁标志标牌;

抢抓十字新区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农房改善、棚改征收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农房改善7期1739户、棚改征收8期1160户;

……

民者,万世之本也。一连串的实事、一连串的数字,以民生的“温度”标注着群众幸福的“刻度”。这是十字街道立足新时代,交出的一份充满力量的政务答卷。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家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字街道牢牢围绕这一发展布局,回应群众的呼唤,将一件件实事落到实处,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十字街道根据村居不同情况制定人居环境提质计划,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打造200户五美庭院,持续抓好改厕、庄台整治和垃圾处理。先后组织人力5300人次,机械15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5000吨,建设17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居。

此外,十字街道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5·19家庭医生签约”“5·20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5·20关爱女职工”宣传等活动,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十字街道未来发展也有了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

“未来,十字街道一要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准确把握发展新方位;二要坚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共建共享能力,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三要强化环境提质,做好减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四要强化乡村振兴,牢牢把握绿色发展、富民增收两大主线,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张捷说,不提新口号,不作大调整,在新时代的路上,自强不息的“十字”人,会一直奔腾不息,追逐梦想和荣光,书写出“四化”同步新画卷和“强富美高”新答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