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南京开幕。在现场聆听省长吴政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宿迁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部署工作务实有力,站位高落点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是一份充满信心、坚定决心、凝聚民心、振奋人心的好报告。
“宿迁以改革创新闻名,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省人大代表、宿迁市发展改革委一级调研员韩锋说,近年来,宿迁在实现工业突破中注重做好“两手抓”,一手抓招大引强,增加宿迁经济总量;一手抓中小微企业培育,助力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宿迁工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我们要坚持将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业项目作为产业升级重要着力点。”
韩峰说,要继续将“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将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事务管好,“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实施精准服务。同时,要将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他表示,如果措施能够真正落实落地,将进一步促进宿迁中小微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推动宿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次报告用较大的篇幅对江苏‘十四五’时期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省人大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瑞说,报告提出要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发展数字经济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王瑞表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新定位,按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以构建“6+3+X”制造业产业体系为统领,聚焦产业培育新机制,创新构建产业培育的“宿迁模式”;聚焦企业培育新机制,擦亮企业培大育强的“宿迁品牌”;聚焦融合发展新机制,探索两化融合发展的“宿迁路径”;聚焦政企沟通新机制,探索为企服务的“宿迁办法”,大力推进制造业领域创新突破。
作为一名教育界的代表,省人大代表、宿迁学院副院长施正荣最为关注的是报告中教育的内容,“报告充分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提出了不同要求。在学前教育方面提出做好公益普惠,在义务教育方面强调做好标准化,在高中教育方面提出增加优质资源供给,这是教育工作者的福音,也是全社会的福音。”
施正荣说,结合宿迁教育发展实际,要加大对普惠型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在基础教育资源“引大招强”上做好文章,步子大一些、力度强一些,为宿迁市民引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他还建议,高等教育方面要做好“保重点”,做大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让宿迁学院紧跟上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的发展步伐。
“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度推进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这些政策措施对企业家来说,就像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省人大代表、江苏易华人造草坪有限公司董事长、宿迁易美地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娣说,作为一名企业家,一方面要敢于创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推动宿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吴政隆省长在报告中用较大篇幅阐述了乡村振兴,作为‘江苏生态大公园’,宿迁统筹谋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省人大代表、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行政总经理荀荣表示,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改革创新,要积极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把科技改革创新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乡村产业的重要途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