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极不平凡的2020
经济发展答卷厚重提气
全县上下突出“决胜2020”工作主题,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以奋斗姿态夺取了大战大考“双胜利”。
综合实力稳健增长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7%,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增值税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4.7%、11.3%、11.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实体经济扩量提质
■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
■150个项目通过市亿元项目开竣工验收,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19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民生福祉加速提升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高考本科达线率实现全市“八连冠”
■泗阳海门实验中学、县第一人民医院投入使用
■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实现全覆盖城乡品质持续优化
■城镇化率达60%以上,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美丽宜居村庄67个
■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获评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农房改善绩效评价优秀县
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三五”圆满收官打下了坚实基础。回望过去五年,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创造了振奋人心的发展成果。
五年来,我们系统谋划,统筹全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敢于梦想,勇往直前,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难事。
五年来,我们克难奋进,厚植根基,创造了和谐安定、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五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勇争一流,全面锻造了泗阳干部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鲜明特质。
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快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生态大公园、全国文明诚信高地”目标定位,聚力抓好改革创新、工业强县、乡村振兴、民生幸福、党的建设“五大关键”,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把握“四个坚持”开好局起好步
明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拿出不一般的举措,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以对标对表的政治自觉开好局起好步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坚持以更高更快的目标追求开好局起好步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强富美高”新泗阳建设再出发的新高度新内涵,把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作为抓好一切工作的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推动泗阳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大幅提升。
坚持以全心全意的民生情怀开好局起好步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各个群体都享受到更加贴心、更有温度、更具“人情味”的发展成果。
坚持以善作善成的责任担当开好局起好步一定要扛起肩上的职责和使命,坚守“稳”的底线,树立“进”的目标,追求“好”的效果,以拼搏不止的干劲、志在必得的拼劲,全面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新实践、新业绩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泗阳建设的崭新篇章。
聚力“五大关键”
全力抓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各工作
聚焦改革创新,聚力激发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蓬勃动力
全县上下要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改革勇气、创新锐气,准确把握改革创新的新特点新任务,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双轮同转”,加快形成更多的增长点、增长极。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筑巢引凤”打造创新载体,“龙头引领”培育创新企业,“聚贤引智”汇集创新资源。
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弘扬改革精神,立足泗阳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激发“三农”改革新活力,打通对外开放新通道,开创外资外贸新局面。
坚定不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紧盯“五最五优”营商环境建设标准,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力争做简政放权“新样板”,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帮办服务内涵。
聚焦工业强县,聚力做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硬核支撑
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为要”理念,紧紧围绕“十四五”末全县工业开票销售和工业增值税“两个翻番”目标,大力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突出“项目为王”主攻大招商。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引进一个项目,就是引进一个增长点,就是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招商重点要更精准,招商举措要更精细,招商队伍要更精干。
突出“链式发展”培植大产业。要坚持把项目培育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动力源,深入落实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意见》,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抓实主体培育,加快项目建设,健全推进机制。
突出“关键支撑”建强大载体。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要着力增强发展竞争力,要着力提升基础承载力,要着力激发内生驱动力。
聚焦城乡融合,聚力把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抓手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遵循“四化”同步规律,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形成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美丽田园乡村有机贯通的发展格局,精塑美丽泗阳建设新画卷。
提标增能,让城市“新”起来。全力推进森林城市、智慧城市等“十个城市”建设,精心构筑魅力宜居、风景宜人的运河之畔最美县城。优化城市布局推动系统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形象更新,繁荣城市经济推动活力更新。
提档增色,让乡村“美”起来。围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合理布局城乡发展体系,着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突出因镇施策创特色,突出美丽宜居提品质,突出补齐短板优配套。
提质增效,让农业“强”起来。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把农业产业化嵌入区域经济大循环,构建工农互促的产业新格局,全力打造新时代的“鱼米之乡”。特色集群强质态,能级提升强龙头,产业融合强带动。
聚焦人民至上,聚力绘就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幸福底色
“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着力办好各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治理短板,让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到生活改善、温暖如春。
抓实公共服务优供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排查和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以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着力打造民生“幸福圈”。重塑泗阳教育辉煌,提升医卫服务水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聚焦文明实践厚底蕴。矢志不移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泗阳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下定决心抓创建,下足功夫抓服务,下大力气抓品牌。
改善生态环境靓颜值。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环境质量改善,致力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的样板示范区。做优环境治理,做好生态涵养,做实环境执法。
创新社会治理促和谐。深入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法治泗阳”“平安泗阳”建设水平,确保创成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县。紧盯依法行政抓法治,紧盯示范创建抓网格,紧盯标本兼治抓稳定,紧盯本质安全抓整治。
聚焦党建引领,聚力夯实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坚强保障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着力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涵养敢担当、善落实、守纪律、扬正气的政治品格,切实把组织活力、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思想政治淬炼过硬干部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常态化推进系统性、经常性教育,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把稳意识形态方向,提升担当作为能力。
以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鲜明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全力推动基层党建整体过硬、全面提升。推动支部建设“标准化”,培优乡村振兴“领头雁”。
以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清廉泗阳。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向一线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弘扬清风正气,深化巡察整改,严厉惩治腐败。
明年经济发展重抓“六个方面”
1紧扣有效投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以超常规的举措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运行夯实“稳”的基础、累积“进”的因素、增添“新”的动能。
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以69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狠抓推进,创造条件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形成新增长点。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扎实做好14个已开工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构建“外联内畅”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对外“多通道”,完善内部“区域网”,开工建设267省道王集至运河段、347省道发展大道段,完成宿众线、王穿线等县道维修改造工程,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0公里、改造危桥20座。做好346省道、347省道东延、铁路泗阳港区专用线、大运河引航道、桃源路过运河通道等工程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底综合客运枢纽、泗阳港城西码头建成投用。
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
实施上海路中学、众兴小学等改扩建工程,推进成子湖中等专业学校、康达医院门诊楼等项目建设,完成12个居民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3紧扣提质增效,更高质量提升产业层次
坚持总量集聚与结构升级并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做到“腾笼换鸟”,又实现“凤凰涅槃”。
着力壮大工业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行新品研发和品牌打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三沿三环”空间布局,壮大精品桃果、工厂化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能级,持续加大“两品一标”培育力度,实施农业园区扩能升级行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区。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坚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物流、电商、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构建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3紧扣统筹协调,更高标准建设美丽泗阳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以“十个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以“绣花”功夫完善功能配套,结合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空中蜘蛛网”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深化城市治理与服务平台运用,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慧化水平。
建设美丽乡村。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增强乡村振兴节点支撑。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继续抓好农房改善工作。全域推进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培育社会文明新风。
强化生态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重点企业提标改造和深度治理,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开展水系连通和疏浚清淤,以更高标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推进环湖环城绿化、道路河渠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
5紧扣激发活力,更宽视野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以“五最五优”为目标,全力以赴提效率、增活力,加快打造开放透明、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
推进简政放权。加快集成审批服务云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一件事”改革具体操作规程和环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
加快园区升级。深化“一区多园”改革,推动经济开发区节约集约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深化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园拓园发展,积极争创省级特色园区。加快泗阳高新区基础配套建设,全力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支持乡镇全民创业园发展“飞地经济”,形成差异化错位发展格局。
精准服务企业。积极落实各项惠企助企政策,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化“书记县长有约”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全力以赴消除企业堵点、痛点、难点。
5紧扣共建共享,更实举措保障改善民生
组织实施好“十大民生工程”100件惠民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与便利。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就业指导培训力度,落实鼓励创业就业政策措施,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创业就业。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学有优教,加快8个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围绕幼有善育,加强幼儿园清理整顿。围绕病有良医,加强和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切实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强化对残疾人、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特殊家庭的关怀帮助,织牢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6紧扣安全稳定,更严要求守好发展底线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危险化学品、木材加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治理,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属地、部门和企业责任。
创新社会治理。以“事项融合”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源整合重构,加快构建社会治理“一张网”。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创成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健全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化解一批重点疑难信访问题。
防范重大风险。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努力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严格落实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计划,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和企业资金链、担保链“两链”风险管控化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