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苓生烈士的父亲吴毓鹏,是清末民初颜集镇有名的大地主和开明士绅,曾被乡民公推为全县只有五位的八镇总董。时过近百年,他的很多故事还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总董,是当时地方政府根据兵荒马乱的形势需要,允许成立的民间维护社会治安的自治组织领导人。吴毓鹏先后组建了几支乡镇联防队来维护地方稳定,使辖区乡民得到安宁。一年秋天村民吴四唯一的儿子,被土匪方金山劫持到小松林,索要一百块大洋,夫妻俩走投无路跪在吴毓鹏面前。他二话没说,就叫管家拿钱救了人。后来又设计招安方金山,使之改恶从善。为根除白科乡土匪,吴毓鹏派长子吴芸生带人去清剿,不幸被土匪枪杀。闻讯他亲率武装前往,土匪头子听说杀死的是吴老太爷儿子,又见“御驾亲征”大兵压境,吓得心惊肉跳,无所适从。于是,众匪把枪扔在地上,跪在吴毓鹏面前等候发落。匪首这时又冒出一句话,做土匪的有三种人,一是本性如此,二是官逼民反,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吴毓鹏悲痛欲绝时头脑冷静,掏枪对准匪首脑门,大声喝问你们是哪种人,众匪齐声高叫是第二种人。匪首又抬头望望吴毓鹏,连声说“如果不杀,我就是你的亲儿子。”后来这帮人,全部投靠吴毓鹏,还成为联防队的骨干力量。
吴毓鹏曾多次参加会考和官位的候选,都因官场腐败未能得中。但他为了孩子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在清江、海州和镇江购买房产,让三个儿子和女儿以及孙子都在清江浦念小学,又相继受到高等教育。他二儿吴苓生在北京汇文大学毕业后,又经李大钊介绍到苏联东方大学留学。他特别疼爱两个孙子,长孙吴以平是大儿留下的,次孙是二儿留下的。在淮念书期间,晚上吴毓鹏亲自教孙子大小楷和读《孟子》,讲授历史人物故事,启迪男儿志在四方,要精忠故国。长孙吴以平镇江师范毕业后,随热血青年投奔延安,结果途中迷路,参加国军投入抗战,后来曾做民国副总统陈诚的侍卫长,去台后先经商后到美国定居。1982年向沭阳县政府赠送皇冠牌轿车一辆,又资助颜集初中改善办学条件。次孙吴以京子承父志,1941年入党,历任潼宿海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解放后任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和省政协副秘书长。吴毓鹏对他侄儿吴石坚也言传身教,吴石坚1938年加入中共,是潼宿海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后来成为著名戏剧家,他的两个女儿吴海燕、吴江燕都是电影和京剧知名演员。
1928年12月,时任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的吴苓生,在奉天(今沈阳)参加省委传达党的六大会议精神,警察突然进屋将他们抓了起来。吴苓生在狱中写信向父亲求救。吴毓鹏接信后心急如焚,筹备20根金条就和管家同去东北。到达时经打听警察局的军法处处长是苏北老乡,吴毓鹏厚着老脸怀揣两根金条登门拜访。处长看在老乡面子上,同意释放他儿子一人。吴毓鹏说他们都是儿子的穷兄弟,一人出去别人说他不够意气,我千里迢迢来也落骂名。明天再请你向上司讲讲情。第三天处长告诉吴毓鹏,被抓的11人,虽然证据不足,但不能放人。上司还对他开句玩笑,每人一根金条放他们出去,这不是明显为难你老乡吗?吴毓鹏随口回答:此话当真!金条交齐五天后放了人。被释放的有省委书记陈为人和王鹤寿、楚图南等。吴毓鹏为重谢老乡处长,把剩下的7根金条又送他5根,另外两根留给儿子他们作临时生活费用。当吴毓鹏登上回家的火车时,陈为人带领释放人员到车站含泪话别,列车启动后又向前追跑近百米,直至火车消失在大山中才离开站台。吴毓鹏金条救子已载入中共满洲省委革命斗争史。1982年颜集乡新建影剧院,应吴以京之请,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楚图南,为老战友吴苓生家乡题写“颜集影剧院”五个大字。
1931年4月5日,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吴苓生,被国民党在济南杀害。消息传来,吴毓鹏老年丧子,如同晴天霹雳。当吴苓生遗体由地下党安排运回家乡后,吴毓鹏不惜拿出家产为儿大办丧事,先后请了方圆上百里的扎纸匠,用各种颜色的纸,扎了十几亩地大一块的飞机、大炮、兵马和武器弹药,并亲自焚化,给儿陪葬。祝愿儿子九泉之下能报仇,再打胜仗!从这种离奇的迷信活动中,可以看出吴毓鹏从内心希望共产党能取得胜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