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锋
本领就是能力,有本领也就是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人本领高强不是说出来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说得口吐莲花只能是嘴上功夫。嘴上功夫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无助于矛盾化解、实际问题解决。
解决新时代实际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能力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一名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才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闹“本领恐慌”,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和新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学习中来、从实际中来,到火热的工作“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去经受考验、去增长才干,才能把自己锻炼得本领高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实践就没有止境。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实践的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是号召加强学习实践。
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及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就能克服“本领恐慌”。克服了“本领恐慌”,拓宽了视野,才能让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更高更强,才能在工作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本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以往的经验,更不是靠“吃老本”,惟有深入学习和持久实践,才能让自己的本领每日渐进一点。不要小看这一点,一日一小点,三日就是不小的一点,坚持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就是一大点,养成良好习惯,长久坚持,你的本领就会与时俱进。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也就是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提出“本领恐慌”警告。同时,毛主席也给出克服“本领恐慌”的方法,就是“大兴学习之风”。延安时期,“大兴学习之风”,目的很明确:抓紧增加本领,迎接革命高潮。今天,在全党全国“大兴学习之风”,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以承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繁重任务,“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当好继续“奔跑在追梦路上”的领头人。加强学习,才有能力担起使命。
责任越是重大,使命越是光荣,学习的任务就越是繁重。面对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展变化,面对的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学习的任务就显得十分繁重。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然后才能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如果今天学习不努力、不刻苦,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风险、新挑战,就会束手无策;很多时候,不是敌人打败你,而是败在自己不学习上。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开启新征程。学习是每个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承担责任,是履职尽责,是实现自身价值。什么叫建功立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你才能建功,你才能立业;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只是滥竽充数、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误事,误大事。
解决实际问题是真功夫。解决实际问题,拒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拒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应景作秀;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多、问题复杂的一线锻炼成长。不经过火热斗争的“战场”,不经过“枪林弹雨”的洗礼,你就很难成为烈火真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