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军路上有盏灯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毕俊昌

接过传达室送来的《中国国防报》,看到自己写的稿件《网红村有个兵支书》,赫然刊登在头版头条,一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捧着报纸,已记不清这是自己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发表的第几个头版头条了,粗略估算,应该已经超过20个了吧。

回想军旅生涯,始终感觉有一盏明灯在照耀着,给予我前进的动力和力量,这盏明灯就是比我早5年入伍的二哥。

二哥大我6岁,1987年入伍,到部队后能写会画的特长得到发挥,在连队当文书。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战友解决了很多困难,还利用节假日到驻地学校辅导学生,帮助孤寡老人理发、料理家务,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连年被旅里评为学雷锋标兵。好事做多了,引起了上级的重视,二哥被树为学雷锋先进典型,后来还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标兵”,并成为部队基层连队的一名军官。

二哥在部队取得的辉煌成绩让我好生羡慕,也梦想着到部队去建功立业。1992年底我投笔从戎,来到济南军区某部,开启了我的寻梦之旅。

我们的部队是个团级单位,新到的新兵组成了一个新兵营。那时团里有广播喇叭,新兵营组织了一次“93兵之声广播征文比赛”,我就把自己到部队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抒情散文《朝阳》投了上去,结果被评为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营嘉奖,在新兵营结束时的全营官兵总结大会上受到通报表彰。

刚入伍不久就获得这么高的奖励,让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不想从军路上从来都不全是鲜花和掌声,还有风,还有雨,还有很多困难和考验。

新兵阶段结束,我被分到老连队,老连队竟然是在山东胶洲湾农场,那可真是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吃水都要用连队的大锅去抬。在农场基本上没什么军事训练,整天都要下地去干农活,除草、施肥、挖沟。白天干活累一身汗,晚上连水洗漱都没有。那时我就写信给二哥,抱怨说与其到部队来干农活,不如在家孝敬父母。

二哥很快就回信了,他给我讲了他刚当兵的经历。二哥是入伍第二年随老连队一起到山东鱼台农场的,在农场整整干了一年的农活,那时的二哥也想不通,又不好写信向父母诉苦,但想不通又怎么样,日子还得一天天地过,他就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二哥说,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他学会了种田,学会了忍耐,还利用业余时间画了很多农场场景画,后来还集结出版了一本画册。现在想想那段时光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单纯而美好。

读了二哥的信,我的心境豁然开朗,精神状态也变得积极振奋起来,再下地干活时变得有劲了,与战友们在一起也变得有说有笑起来。

到农场半年时间后的一天,我和战友们正在田里为豆苗除草,连队通讯员跑来喊我,说指导员找我,我赶忙随通讯员来到连队,指导员笑眯眯地望着我,说团部来电话了,让我打起背包到政治处报到。告别农场老连队,我来到了团部政治处宣传股上班,从此走上了新闻宣传写作之路。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稿,股长走了进来,说让我准备准备,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去,我一阵欣喜。来到军区政治部学习,不但使我开阔了视野,而且使我在业务上有了很大提高,学习三个月,我在《前卫报》《解放军报》上稿18篇。

当时我作为一名战士,每月几十元的津贴,部队给予报销的经费又很有限,学习勉强维持了3个月,正准备回老部队,不想又接到通知,被选拔到军区政治部《前卫文学》社学习,时间也是3个月。那时我口袋里实在没钱,吃饭都成了问题,只好写信向二哥求救,二哥二话没说,很快给我邮来了3000元生活费。后来我才知道,那可是二哥准备订亲的彩礼钱。为了我的学习,他把相亲彩礼钱给了我,自己竟又积攒了一年,才又攒下3000元,推迟了一年才订婚。

二哥叫毕军昌,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的榜样。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学着二哥的模样,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在明亮自己的同时照亮他人,潜心写稿,在军队新闻宣传的道路上笔耕不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