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扬帆奋进谱新篇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日前,年近古稀的张大爷来到泗阳县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天然气缴费和补办社保卡业务,从进门到业务办理完成,只花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办事效率特别高。张大爷连连称赞:“到服务大厅办事越来越方便了,办事方法和服务态度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感到十分舒心。”

泗阳县政务服务大厅于2009年1月正式运行,目前进驻单位59家,服务窗口153个,工作人员260余名。近年来,该中心紧紧围绕“全国有名、江苏一流”的建设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决策部署,聚力创新创优,着力打造“泗易办”政务服务工作品牌,全力创建江苏省“最佳政务大厅”,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创先争优·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质量奖”和“宿迁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谱写了新时代政务服务新篇章。

整合资源

强化政务服务职能集中进驻

整合政务服务资源,精简行政审批环节,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泗阳县制定出台了《泗阳县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工作实施意见》,从行政审批项目的责任主体、设立依据等方面,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归并审批职能,同时组建4个审批服务分中心,所有审批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紧紧围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目标,根据省定高频服务事项清单和该县实际情况,通过政府买单方式组建40余人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对日常办件量少、占用较多人力资源的事项进行综合受理,解决了“忙闲不均”问题,实现项目审批向“全科受理”和“多部门协同”转变。目前,该县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事项占比、综合窗口数量、服务覆盖面等方面均全市领先。

深化改革

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

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全省一张网框架下,按照市级统建标准,建设网上政务大厅,面向自然人、法人开展网上“不见面审批”。不断完善江苏政务服务网泗阳站点功能,通过强化平台运用、开展系统对接,实现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行政权力事项入库完整率100%。2020年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180余万件,全市第一。加快数据对接,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梳理政务服务数据资源,完成42个政务服务APP和500个移动应用接口接入江苏政务服务网,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开展“一件事”集成服务,形成涉及市场准入、公安户政、产权办理、社保缴核等122项跨部门办理“一件事”事项清单,设置48个“一件事”窗口和“一件事”综合受(办)理专区,依托全市“一件事”服务平台开展综合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上下链接

构建高效便捷基层审批服务体系

根据省、市《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文件安排,泗阳县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开展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赋权改革工作。为保证赋权更精准、更贴合本县实际,该县行政审批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着力打造高效便捷基层审批服务体系。一是及时制定《泗阳县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统一规范窗口设置和人员岗位配备,强力推进基层审批服务场所及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二是以便民服务为导向,围绕推进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审批服务赋权工作调研活动,梳理出基层迫切需求的赋权事项138项并积极组织开展权力赋予和承接应用工作。三是举办网络应用、业务技能、服务规范、能力素质等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审批业务办理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业务督查,安排人员驻点进行工作推进、一对一业务指导,保障基层赋权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运转。

争先进位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全面开展审批流程“对标找差”活动,加强项目审批材料精简、环节删减、时限压缩。中心各职能部门自我选择1到2个先进地区与本单位的行政权力事项实施情况进行横向比对,通过点面结合、优中选优的方式,找差距、定目标、抓短板、求突破,制订改进措施和方案;强化“对标找差”成果对比,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推行企业开办全链通“0+1”服务新模式。全程“0”费用,群众开办企业只要通过“全链通”平台一次申请,就可以办理一系列手续,营业执照1小时办结。二手房过户由2天办结压缩为15分钟办结,同时实现水电气网等“一键过户”。目前,该县即办件比例、办理时限压缩、办件材料精简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许可事项的缩短时限比率达98.7%,全市第一。

贯穿主线

打造标准化服务品牌

以政务服务为主线,以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周到、最满意的服务为目标,制定出台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服务标准672个,推进大厅窗口现场管理标准化;深入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全省试点工作,严格执行省政务服务系统“十要十严禁”工作准则,对“不见面审批”事项逐项完善办事指南,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推进县域范围内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做到“有人就有工作标准,有事就有质量标准,有物就有管理标准”,打造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的“线上线下”泗阳特色标准化服务品牌。为了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泗阳县行政审批局开展政务礼仪培训会,专门邀请央视中秋晚会志愿者礼仪导师开设政务礼仪培训讲座;邀请泗阳县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主任开展情绪与压力疏导培训讲座。为打造标准化服务品牌,确保窗口规范化管理,不断强化工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中心制定出台了《泗阳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现场管理标准化考核评优办法》,专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考核评优。坚持日常检查与集中评议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按月度和季度考核工作安排,对“红旗窗口”、“服务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2020年共表彰32个“红旗窗口”,216名“服务标兵”,全体工作人员标准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方式

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深入开展“双找双评”活动,促进工作作风转变。着力破解制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制定出台《泗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双找双评”工作实施办法》文件,围绕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要求,创新开展“找不办事的人、评不满意窗口,找不好办的事、评低效能事项”活动,进一步畅通企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强化群众反映问题落实整改力度,努力实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双重目标。2020年共推送短信96万余条,梳理意见建议1450条,组织开展会办会18次,所有反馈信息100%回复。2020年以来,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35%,群众满意度达99.8%。《人民日报》、江苏卫视“廉政时空”栏目先后进行专题报道。

依托“互联网+”,建立智慧型自助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县社会民生服务总体水平,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核心,建立政务大厅、乡镇(街道)、社区三级智慧型政务自助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建成“县乡村”三级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中心设置各类自助服务机器60余台,相关工作被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学习强国平台和市电视台专题报道。创新开展“智慧政务”建设工作,升级政务大厅取号系统,建设AR实景导航应用,办事群众通过江苏政务服务APP和“我的泗阳”APP网上预约取号,提升办事便利度。

推出“码上告知”举措,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化。创新推出政务服务“码上告知”服务举措,实现群众便捷精准的获取所需政务服务信息,切实解决因告知不全造成群众办事难、办事繁、多次跑等问题。收集汇总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单”,生成查询二维码,投放至政务服务大厅电子屏幕、窗口互动平板、自助服务一体机,避免了“问不清”“答不明”“重复讲”“记不住”等问题。

创新举措

开展特色化政务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泗阳县行政审批局创新举措,在全市率先开展线下窗口服务,创新“门临服务”,组织全体党员成立抗“疫”先锋队,为县域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服务保障;设立苏政“50”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窗,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实现市场主体活力和民生就业双促进;开展“节假日义务奉献服务”活动,自2013年7月至今,每周六大厅全体工作人员均正常开展服务,先后服务群众40万人次。

为适应社会老年化的趋势,解决老年人在政务服务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困难,化解老年群体对网络技术无所适从的“尴尬”处境,泗阳县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推出“门临服务”、靠前助老、专窗办理等新举措,用心用智提升适老化政务服务水平。

在疫情防控期间,办事人员进入服务大厅均需出示健康码。为此,该中心专门安排志愿者帮助老年人申领苏康码、使用“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系统进行核验、设立“适老化无健康码通道”等方法,让老年人顺利进入服务大厅,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如:帮忙缴纳水电费、取身份证等。

泗阳县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对服务大厅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把涉及老年人办事的项目、事项全部调整到一楼大厅。目前,该县90%的机关单位的办事机构调整到政务服务大厅半径500米范围内,尽量让老年人少跑腿。

为提升老年人办事便利度,中心还梳理出122项涉及老年人办事的项目,设立老年人办理专窗,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办好”。

泗阳县政务服务中心用心用智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20年以来,该县共开展“适老”政务服务约6万人次,满意度达99.8%。

新的一年,他们决心以创建全省最佳政务大厅为契机,把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推动为民为企服务总目标,奋力拼搏、再接再厉,着力打造“有速度、有温度”的政务服务高地,努力推动政务服务工作由“泗事能办”向“泗事易办”跨越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泗阳做出更大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