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怀念老家的热炕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入冬以来,冷空气越来越频繁,一波接着一波,气温骤降。天一冷,我就想起了农村老家的热炕。

自记事起,农村老家就睡热炕,有的地方也叫土炕、火炕。

所谓热炕,就是我国北方农村用土坯和砖盘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炕的边上有灶台,跟烟囱相通,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和取暖。炕沿一般铺砖,个别讲究的在炕沿上再铺块布,作为装饰品,一是干净好看,二是冬天坐在上面不凉。炕席的好坏代表家里的生活状况,有的生活条件差的家庭,炕席也破破烂烂,少边无沿,露出炕面,十分难看。

盘炕可是个技术活,热炕盘的好,炕面平平展展,烟道顺畅,烧柴少做饭快满炕都是热的。否则,灶台烧火做饭时有“回烟”,用柴多做饭慢,热炕也不热乎,回烟味还呛人。

盘炕最难的是炕面裂缝漏烟,不仅呛人,时间长了,还会把炕席和被褥熏黑。所以新炕盘好后,一定要先进行点火检查,发现炕面哪里漏烟,就用稀泥抹哪里,直到坯缝隙完全干了,也没有漏烟,再把炕面抹好,铺上炕席,这样就不会漏烟了。

我们村子比较大,村里盘炕好的能工巧匠,经常闲不着,不是给这家盘炕,就是给那家盘炕,有的甚至还被邻村请去盘炕。

热炕最暖和的地方是炕头,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孩在炕头上,有时家里来了亲戚也会在炕头上休息。

农村热炕的优点是冬暖夏凉,比较稳固,睡在上面特别舒服,心里踏实。由于热炕是用土坯或砖盘成的,所以炕面比较“硬”,席上面要多铺几床垫被,否则身体硌得难受。据说睡热炕除冬暖夏凉外,还有诸多好处,可以用来治疗关节炎风湿病、驼背矫正等,这些虽说不上有多少科学道理,也没有人去验证,但是农村老家的关节炎风湿病和驼背患者确实很少见到,这是不争的事实。

冬天农闲季节,屋外天寒地冻,农村妇女就坐在温暖的热炕上做针线活,缝被子、纳鞋底、织毛衣等,小孩子们则在炕上玩耍。由于孩子多,母亲要不停地做布鞋,冬天经常是一觉睡醒后,看到母亲依然在煤油灯下纳鞋底。

小时候,感觉冬天里特别冷,跟母亲去姥姥家走亲戚,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几里地的路程,就把两只脚冻得生疼麻木,下了自行车不会走路,赶紧脱下棉鞋到炕头上被子底下暖暖脚,半天才能缓过劲来。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和邻居来串门,要是带着小孩,也赶紧让孩子脱鞋到炕头上被子底下暖暖脚。

由于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冬天晚上人们吃完饭后,窗台上放一盏煤油灯,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拧棒子、撕棉花或嗑瓜子拉家常,其乐融融,好不惬意。

入冬后,人们做豆豉咸菜时,把煮好的黄豆用布包起来放在热炕头上发酵,没几天黄豆就会发酵长出白毛或黑毛。过年的时候,母亲经常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热炕头,上面再捂上被子,由于炕头上热乎,面团一会儿就发酵好了,满满的一大盆子面。

冬天里,有的村民家的猪、羊等家畜分娩了猪崽和羊羔子后,生怕外面天冷冻死,就把猪崽和羊羔放到热炕头上,把炕头当成了临时“温室”。

春天来了,还有的村民把鸡蛋放到热炕头上,用来孵小鸡。晚上睡着睡着觉,半夜里突然听到鸡叫声,小鸡孵出来了……

农村热炕用的时间久了,人们就会打掉旧炕重新盘新炕。经过长年累月烟熏火燎的旧炕,土坯变成了黑灰色,砸碎是很好的农家肥,尤其是种玉米、花生等庄稼用上后,长势良好,叶子碧绿。

如今,已经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几十年了,偶尔回去小住几天,重温农村老家热炕的惬意,感受一下童年时光和家的温馨,心里特别踏实舒坦。老家的热炕,记录着童年天真无邪的美好故事,是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永远怀念故乡的情感寄托。

(山东省济南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