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归根,说的是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家乡。这句话,却被35岁的王浪“颠覆”了。
王浪本是淮安市涟水县麻垛乡人,2020年,他做了一件令父母亲做梦都没想到的事:自己的小家庭定居在宿迁不说,他还把年过六旬的父母亲全部说服来到宿迁定居,一家三代人如今都成了“新宿迁人”。
居住在苏宿工业园区建屋明日星城的王文玉今年62岁,和老伴高梅芳来到宿迁定居半年多了。“我儿子在宿迁有自己的事业,我们老两口还留在老家干什么?我们就在宿迁养老。”王文玉说,老两口能来到宿迁生活,都是托儿子王浪的福。
提起父母亲都乐意离开生活大半辈子的涟水老家,跟随他来到宿迁定居,王浪说,在自己的眼里,宿迁早已成了自己的家乡。如今作为一名社区干部,自己已经在宿迁扎下了根。“双庄街道魏井社区刚刚完成了换届选举,我高票当选社区党委委员,这是组织和大家对我的信任,我要在社区努力为居民服务,做一名社区好干部。”
王浪说,自己能来到宿迁工作,是受自己大姐的影响。“我大姐是市区一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2007年我大学毕业后,就追随大姐来到宿迁,应聘到宿豫区一家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干了不到两年,我就想到南京去闯一闯。在此期间,和涟水老家的姑娘蒋海玲建立了恋爱关系,不久,就结婚了。”王浪说,在南京打拼总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他就和爱人商量,想到宿迁这片热土创业。就这样,夫妻俩于2011年双双把户口迁到了宿迁,在宿迁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商品房。
“2016年之前,我主要做生意,爱人在家带孩子。2017年6月,我来到双庄街道物业办(当时是双庄镇)工作。那时候正值西楚庄园升级改造,作为刚入职的工作人员,我一心扑在这个小区的改造工作上。”王浪说,由于自己工作突出,2018年,他出任双庄街道魏井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分管西楚庄园的物业管理工作。
西楚庄园共有66栋楼房,常住人口约8500人。因为是安置小区,人员混杂,基础设施差,管理难度比较大。“小区里共有214个单元,我发现,有近百个地面车库居住着老人,分布在每一个单元。这些老人平时晾晒衣服、被褥都找不到地方,生活多有不便。”王浪说,为了解决这部分居住人群衣服、被褥晾晒难题,他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20余万元,在每个单元前建成了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晾晒区。“这件事办得漂亮,大家都说王浪为小区老年人解决了一个难题。”社区老党员陈功德说,王浪自从担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西楚庄园物业管理负责人以来,心里总是装着小区的老年人,每逢节庆,他都自掏腰包买米买油去慰问几个生活有困难的孤寡老人,他一心扑在小区服务管理上,大家有口皆碑。
在西楚庄园内,老党员巩言松指着刚刚建成的篮球场说,这片地方以前脏乱差,鉴于整个小区内没有篮球场,王浪经过多方努力和争取,投资5万元,在2020年建成了一个篮球场。“我孙子每天都到这里打篮球,很多业主没事的时候都会到这里来活动活动。”巩言松说,王浪在西楚庄园付出很多,为业主做了很多实事,深受业主们的爱戴。特别是在去年初疫情发生后,王浪吃住在西楚庄园,很多天没时间与家人见面,方便面吃了几十箱。疫情有所缓解后,他回到涟水老家,劝说父母亲都来宿迁定居。如今,父母亲和他生活在一起,王浪心里少了一份牵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中。
“此次换届选举,我能当选进入魏井社区党委班子,担任魏井社区纪委书记,我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我爱宿迁,我会在这里奋斗下去的。”王浪说,父母亲来到宿迁和他一起生活,两个孩子有了照应,爱人不久前也找到一份工作。他说,自己的人生价值,将会在宿迁这片热土上得到实现,在魏井社区这片“小天地”,全力做好自己的人生答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