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城市,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走进村居,一幢幢新居赏心悦目;城乡大地目之所及,满目皆绿处处是景……“十三五”以来,泗阳县住建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城乡发展高质量为引领,全心打造民生工程、全速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品质日益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不断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更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城市建设重品质
路网骨架更壮了
“改造后的道路宽敞,路好走了,绿化也更上档次了!”近来,市民刘先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舒心,出门道路干净整洁,公园绿地就在身边。
“十三五”期间,泗阳紧紧围绕“水韵、绿荫、人文”特色,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精心、精细打造生态优美、精致宜居、特色鲜明的生态园林城市。
而刘先生的切身的感受,只是泗阳高质量建设城市的一个缩影。
近五年泗阳新增各类园林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到“十三五”期末,建成区绿地面积将达到2000.28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18.1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2.1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达92.33%。
精心绿化、美化城市的同时,城市骨架路网也更日趋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城区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期间,城区共实施了银河路、南京路、相文路北延、振兴路、洪泽湖大道、文城路西延、燕山路、西湖路、建凌路、泗塘河西侧道路、长春路东延、繁荣北路、运河风光带三期、钱塘江路、桃源北路等道路工程建设。其中:新建道路17条,新增道路20.443公里,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持续开展城区“五微”维修工程,五年来,共计维修沥青路面15.62万平方米,维护道路路缘石11080米,维护小区周围及市政广场大理石铺装损坏5.005万平方米,维护各类窨井盖2183个,“五微”维护总支出达3700万元。
开展城区市政桥梁检测维护工程,五年来,共对城区27座桥梁进行了安全检测和隐患排除。加强城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五年来,共建设盲道10100平方米,城区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
老旧小区靓丽转身
居住环境更好了
居民小区不仅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也是折射城市民生形象的镜子。近年来,随着泗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通过改造,激发了改造小区的发展活力,提升了城市形象,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舒心。
“小区改造后,脏乱差少了,停车方便了,楼道亮堂了,小区环境也更美了!”新世界花苑一期居民韩大妈享受着如今的生活环境很是舒心。
聚焦百姓需求最迫切、最直接的居住问题,“十三五”期间,泗阳住建部门改造小区18个,改造面积230多万平方米,涉及住户16500余户,惠及群众8万多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面子”“里子”并重,小区改造主要集中在市民关注关心的道路管网、绿化、增设停车位、亮化设施、文娱设施等方面,使居民生活更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好后如何进行长效管理,持久造福广大居民?近年来,泗阳不断深化物业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实现长效管理更好地服务居民。
近五年来,泗阳共创成省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项目)18个,市级15个,2020年引进碧桂园、雅生活等5家国内排名前10的物业公司进驻。
此外,泗阳还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提升,组织成立了物业行业党委,全面领导物业行业党建工作,通过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企业、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多方联动机制,重点打造一批“红色物业”党群服务阵地,汇聚一批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物业”团队,深入群众中去,解决百姓难点、痛点问题的“红色物业”服务项目,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住建局紧紧围绕城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城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任务,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在住房保障方面,全力推动棚户区改造工程。五年来,全县共计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84个,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变。全面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五年来,全县公共租赁住房累计有680户2720人得到了住房保障。通过及时开展住房保障标准提升、扩大保障范围、创新保障方式等行动,全县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较好改善。
村居建设美丽嬗变
农村生活更美了
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泗阳的乡村建设也驶上快车道。针对美丽宜居乡村、特色田园村庄建设,县住建局集中资源力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居,一个个村居实现华丽转变。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三转变”。目前美丽宜居乡村共建成120个。创建了爱园镇倪圩、卢集镇成河、高渡镇高集、新袁镇于湾,王集镇武集等10个“省级美丽乡村”,全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切实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做实做好。
特色田园村庄呈现靓丽风景。“十三五”期间,泗阳县申报创建省特色田园村庄9个,其中6个村庄通过省验收命名。另外,还有4个村庄已经完成申报。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打造成李口镇八堡村、新袁镇灯笼湖村堆上组、卢集镇郝桥村时杨组等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多样化”特色村庄。
在建美村居的同时,住建部门在农房改善方面加快安置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努力让群众住上“舒心房、放心房”。
在搬迁安置方面,坚持先申请后实施、先付款后搬迁、先安置后拆除的“三先三后”原则,全县累计惠及搬迁改善农户3.3万户;出台《泗阳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兜底保障实施细则》,采取“普惠+特惠”的方式,164户特困群体住房得到有效保障,建成“暖心房”259套;科学引导农户进城入镇,提高搬迁农户进城购房补贴(从13%提高到15%),累计发放农民进城购房补贴1873户、1.73亿元,另有204户、1937万元正在报批。
在项目建设方面,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泗阳建设农房改善项目42个,改造提升项目7个。目前,开工建设房屋9783套(城区5个、建设房屋2889套,镇区8个、建设房屋3542套,农村新型社区22个、建设房屋3352套),其中7480套主体竣工。
一座城市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城市,才能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十足。
2021年泗阳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将继续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全县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巩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打造民生园林。加大对建筑扬尘、黑臭水体整治,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营造碧水蓝天,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泗阳。将继续按照民生优先、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打造出行通畅、居住舒适、功能完善的城区人居环境。全面落实“房住不炒”,全面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强化物业管理秩序,全面做好住房保障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任务,助力乡村振兴,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县住房城乡建设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