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维(市直)
“爷爷再见!奶奶再见!”高铁站里小孙女挥动的双手,带走了我和老伴多日的辛苦和疲惫,留下了满满的思念和不舍。
儿子、儿媳在北京工作,两个孙女相继出生。妹妹刚过一周岁,正牙牙学语;姐姐三周岁多些,伶牙俐齿,成天问这问那,俨然一个“小话匣子”。因工作比较忙,我很少到他们那里去,除了春节、国庆节他们能回来住上几天,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很少。两个孙女主要由保姆和她们的姥爷、姥姥带。去年十一月底,姥爷、姥姥要回安徽老家处理点事,保姆一个人照顾不了,不得不把两个孙女送到我们身边。这次回来,本来商量好是过完春节回去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先的计划,也开启了我三个多月的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难忘时光。
老伴是把理家的好手,教育孩子也很有一套。儿子能顺利考上重点大学,接着硕士、博士一路读下去,她功不可没。两个孙女回来前,她就做好了准备,买了不少适应孩子年龄段的玩具、书籍,还从网上购买了一张小床,和客房的大床拼在一起,给保姆和妹妹住。姐姐则和我们一起住。老伴早早给我吹风:“家里一下子添了三口人,我还要上班,你得配合我,除了加班,下班后早点回家。”想到即将到来的天伦之乐,我不假思索,连声称是。
孙女回来后,我最开心的莫过于回家开门的时候了,钥匙还在锁眼里转动,门内早响起欢快的声音:“爷爷回来了!”两个小家伙一前一后,像两只小燕子飞了过来,一个抱着左腿,一个抱住右腿。我顺势把妹妹抱了起来,姐姐也嗲声地喊“我也要,我也要!”我一使劲,把姐姐也抱了起来。姐妹俩头靠头,笑靥如花。“爷爷是个大力士!”任凭我两臂酸麻,浑身发软,沟壑纵横的额头渗着汗滴,两个小家伙就是黏着不下来。“开饭喽!”亏得老伴过来解围,我才如蒙大赦。
一次,老伴班上有事,让我早点回家。我请了个假,提前半小时到家。姐姐已经习惯先见到奶奶,一见是爷爷,一反常态,不仅没有往日的高兴,反而一脸惊愕,不住声问:“奶奶呢?奶奶呢?”“奶奶一会儿就回来,爷爷陪宝宝。”“不行,我要奶奶!”怎么说也不听,就是要奶奶。“那你等奶奶吧。”我把她晾在一边,抱起妹妹到阳台玩。姐姐一个人蜷缩在沙发上,低声啜泣。我不忍心,过来劝她:“先和爷爷玩一会,奶奶马上到家。”“不行,我就是要奶奶!”见哄不好,我索性不理她,拿来香蕉给妹妹吃。我知道姐姐最爱吃香蕉了,故意问妹妹:“好吃吗?”姐姐偷偷望着我,一副怯生生的样子。见我没理她,就慢慢走过来,拿起妹妹吃剩的香蕉往嘴里送。我见这是给她台阶下的大好时机,赶紧把她抱了起来:“来,咱们先举个高高,然后吃香蕉,好不好?”“好!”伴随着银铃般的声音,姐姐粉嫩的脸上满是笑容,晶莹的眸子里流淌着发自内心的快乐。饭后,我喊姐姐“过来,和爷爷说说话。”“爷爷,能不说刚才的事吗?”“当然不说!”我一把将她抱起,高高举在半空。
按照老伴制定的作息时间,早上六点,她要准时起床,做一家人的早餐,同时把中午要吃的菜洗净、备好。七点左右,是两个小孙女醒来的时间,保姆负责妹妹,我负责姐姐。通常,姐姐在睡醒前要不停翻身,这时,我屏住呼吸,闭眼装睡。姐姐先是用手轻轻拍拍我的脸,见没有动静,一边念叨:“爷爷是个大懒虫!”一边使劲扒我的眼皮,我一跃而起,爷孙俩笑成一团。稍稍清醒一会儿,我就教她背诗,这是每天起床的必修课。尽管诗的内容,孩子大多不能理解,但让她享受韵律的美感,在幼小的心里播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我认为是非常有益的。有一首诗,孩子背到第三句时老是卡壳,她郁闷地问奶奶:“我老是记不住怎么办啊?”奶奶一脸严肃地说:“背不出,你每天半个小时的《儿歌点点》就甭看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姐姐不仅背得十分流畅,而且抑扬顿挫,神采飞扬。我好奇地问:“今天怎么记得啦?”“记不得,奶奶不让我看《儿歌点点》,我夜里做梦都在背哩。”我不禁暗生惭愧,自己费老鼻子劲解决不了的事,被老伴一句话轻松就搞定了,看来不服还真不行!
晚上孩子上床的时间定在八点半,雷打不动。如果我在单位加班,姐姐就会用奶奶的电话打过来,娇声娇气的说:“爷爷,你怎么还不回来啊,我讨厌你!”等我忙不迭赶回家,姐姐高兴得不得了,老伴却一脸严肃批评我:“要是八点半到不了家,就不要回来了,在值班室睡吧,不要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上床后第一件事是照着绘本讲故事,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都是些《葫芦娃》《汪汪队》《冰雪奇缘》之类的。大约九点,打开手机低声播放催眠曲,熄灯睡觉。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倒头便睡,从来没有把睡觉当成个事。现在的孩子,不知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们躺在床上,大气儿不敢出,生怕惊动了她。就是这样,她一会儿用手摸摸我的头,一会儿把脚伸到我脸上,摩挲来摩挲去,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安静下来,就在我们认为她已经睡着的时候,忽然,她幽幽地叹口气:“奶奶,我都睡得像雕像一样,为什么还是睡不着呢?”我刚要笑出声来,奶奶连忙朝我摆摆手,拍拍她:“宝宝别急,慢慢睡,爷爷奶奶陪着你呢。”就这样,每天大概在九点半以后,孩子才慢慢进入梦乡。
姐姐很聪明,回家不久,就知道谁才是这里的当家人。一次,她对我说:“爷爷,这个玩具我很喜欢,能把它带回北京吗?”“当然可以!”“谢谢爷爷!”忽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用两只手分别指着耳朵、歪着头、扮着鬼脸:“不行,我得问奶奶!”我狠狠地瞅了老伴一眼道:“看看,连宝宝都知道我在家里没地位!”说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妹妹不大会说话,成天笑眯眯地跟在姐姐屁股后面,很乖巧,自主性很强。比如有什么东西她想要,却又够不着,不是找大人或姐姐帮忙,而是搬个小板凳过来,踩在上面,自己动手拿。妹妹还懂得讨大人喜欢,有一次保姆半蹲着摘菜,她立马搬来凳子,让保姆坐下。保姆特别高兴:“宝宝真乖!阿姨没白疼你。”
孩子在家,自然有淘气的时候。一天晚上,奶奶班上开会要迟点回来,让我和保姆先给孩子洗澡,别过了睡觉的时间。阿姨先给妹妹洗,我带着姐姐玩。以往,妹妹洗好后,直接由阿姨带到房间,逗一逗,接着陪她入睡。这次,因为还要给姐姐洗,就把妹妹交给我。这下妹妹不干了,哭得稀里哗啦,怎么也哄不好。那边姐姐也不是省油的灯,非要奶奶回来给她洗,同样拼命哭喊。姊妹俩飚上了高音,震得耳膜都疼。好在奶奶及时赶到,才化解了危机。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快到孩子回北京的时候了。之前,她们在和爸爸妈妈视频时,姐姐一直说不回北京了,要留在宿迁。票订好后,我和姐姐说:“宝宝,你回去后,爷爷想你怎么办?”“我不回北京了,就在宿迁!”态度坚决,掷地有声!“那爷爷把票退了啊?”“还是不退吧。”姐姐的口气立刻软了下来。晚上睡觉时,姐姐问我:“爷爷,我又想爸爸妈妈,又舍不得爷爷奶奶,怎么办?”我说:“好办呀,有三个办法,第一、视频;第二、爷爷去北京看你;第三、你再回来。”“太好了,还是爷爷有办法!”姐姐高兴地亲了我一口。
回北京的那天早上,姐姐醒来,我说:“宝宝,明天晚上就是爸爸陪你睡觉喽!”“我不回北京了!就留在宿迁!”姐姐斩钉截铁。我愣了一下,趴在她的耳边,悄悄问:“骗爷爷的吧?”“是。”姐姐点点头,眼圈红红的。我帮她擦掉泪水,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爷爷,还有一件事没做呢。”“什么事啊?”“还没背诗呢!”“今天就不背了,你帮爷爷捶捶肩吧。”“行!”姐姐一边说,一边跪在床上,两只小手忽上忽下,熟练地在我的肩上敲打起来。此时此刻,我的心都要化了。
怀想依依,犹如盛开的鲜花,迎风摇曳,灼灼诱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