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防宣传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人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是事关师生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市人防办立足于新形势下城市发展和新时期人民群众对防空防灾教育的需求,聚焦主业、大胆探索,扎实开展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找准人防与校园安全“结合点”,努力构建可操作性强、可复制、可量化考核的人防知识进校园工作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校园人防宣教的“宿迁模式”。
2019年,宿迁建成首个人防主题校园宣教场馆——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人防教育体验馆,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在此基础上,市人防办利用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和中小学扩建的有利时机,制定人防知识进校园建设规划,在全市新建中小学校优先建设人防教室。截至目前,已有16所学校的人防教室建成投用。
宿迁开展人防进校园工作,通过“五大行动”进行部署落实——
组建人防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开展人防公开课评比,筛选出一批人防骨干教师,发放聘书并统一服装和标志,按照会讲解、会教学、会示范、会操作“四会”标准定期组织人防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授课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人防骨干教师35名。
开设人防特色体验课程。自2020年起,青海湖路小学在人防教育体验馆内开设人防宣教体验课程,开展试听防空警报、模拟穿戴、应急救护等情境式教学,深受学生们喜爱。
选拔学生讲解员。开展“我是小小人防讲解员”选拔活动,先后选拔学生讲解员45名,实施“小手拉大手”科普模式,力争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
定期组织防空袭疏散演练。结合“9·18”防空警报试鸣活动,组织学校开展防空袭疏散演练。2020年,宿城区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泗洪县实验小学、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沭阳县实验中学共2万余名学生参加了防空袭疏散演练和人防知识学习。
充分发挥人防训练基地阵地作用。计划联合教育部门分批组织全市843所学校(含幼儿园)安全工作负责人、业务负责人和校园安全骨干,到人防训练基地进行防空防灾知识及校园安全知识培训。
据悉,市人防办针对人防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需求,科学规划建设内容,明确了“人防知识”和“校园安全知识”两条场馆建设主线,将原先单一的“人防体验馆”升级为“人防校园安全知识宣教室”,将其打造成为集防空防灾、公共安全、人防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宣传教育阵地。人防系统与教育部门联手探索实施场地和教学“体教融合”、人防与校安“双融合”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以往人防教育进学校的被动局面,使学校对人防教育工作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同时,在人防教室建设中,宿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了差别化建设方案:面对小学生群体,通过多媒体交互进行人防知识普及,帮助他们树立人防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其能够识别灾难事故危险,进行有效躲避与防护;面对中学生群体,以多媒体互动体验、灾难环境体验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感官印象,深入介绍人防空袭和灾难事故的原因及发生过程,重点宣传灾难事故的防范与应急逃生内容;面向大学生群体,着重宣传空袭和灾难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处理技能、自救互救技能,为其步入社会、保护自身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安全防护知识基础。
(任防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