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运河之畔最美县呼之欲出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本报评论员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共产党泗阳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战略擘画了在新征程上最美泗阳建设新图景。值得百万泗阳人期待的是,未来五年,一个“产业循环最畅、城市品质最佳、乡村业态最美、生态环境最优、文明程度最高、幸福指数最强”的运河之畔最美县将呼之欲出。那时候的泗阳将犹如镶嵌在运河之畔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不仅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

最美美在产业循环最畅。产业循环主要指打破行业、部门、地域垄断,使得各产业上、中、下游畅通无阻,产、供、销无缝对接。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生深刻重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泗阳身处长三角,背靠淮海经济区,紧邻“一带一路”,运河联动南北,高铁互济东西,产业特色明显,具有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先天优势。今年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开局之年,只要我们立足泗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抓住双循环格局尚未成形之机,突破产业循环梗阻,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转型,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入县内、省内、国内、国际循环大格局,形成产业循环最畅之地,实现泗阳经济腾飞必将指日可待。

最美美在城市品质最佳。城市品质既包括内在本质又包括外在表现。城市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完美结合才是一个城市形神俱佳的特质所在。泗水长流,阳春永驻。泗阳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钟灵毓秀,美不胜收。泗水文化源远流长,塑造着泗阳城市的别样神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逐渐从人与物的二元空间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世界的三元空间发展。这无疑给城市的建设和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泗阳内外兼修的城市品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十大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森林城市、水秀城市、书香城市、畅通城市、舌尖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更加完善,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活力迸发,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运河之畔的品质最佳城市非泗阳莫属。

最美美在乡村业态最美。业态指的是各个行业的经营状态。农村业态单一,势必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当务之急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用全产业链开发的思维,将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统筹布局、一体发展,通过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以游补农等形式,推动更多农民参与收益,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过去五年泗阳农业农村现代化突飞猛进,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高标准农田占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农业产业化经营比重均超7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4%,新增“泗阳鲜桃”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灰瓦白墙、河清湖秀、墨香泗阳”的苏北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乡村业态最美的运河之畔最美县已渐露真容。

最美美在生态环境最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泗阳指明了方向。多年来,泗阳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263“利剑100”“绿盾100”专项行动,环境质量不断优化,优良空气天数比例达82.7%,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III比例1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