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事关长远发展。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影响重大、至关重要。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全体(扩大)会议,向全市上下发出了以决战之态、决胜之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的动员令。
生态是宿迁的立市之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宿迁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动宿迁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要求,立足“江苏生态大公园”发展定位,坚持四化同步绿色跨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绿色发展没有终点,生态建设永不停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挑战。必须咬紧牙关、持续发力,以打硬仗的决心、钉钉子的韧劲,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更加自觉主动地践行新发展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目标。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建市以来,宿迁干群一直把守住生态环境红线,建设绿色家园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成功打造了“生态宿迁,绿色家园”城市品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宿迁的“绿”是建立在没有真正经受工业化、城镇化充分洗礼的“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虽然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面对绿色发展成为时代要求和潮流的大趋势,面对推动生态环境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要求,面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我们没有自得自满的资本,更没有止步不前的理由。必须要更加自觉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宿迁的生态环境质量。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更大力度地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各项工作。当前,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工作开展带来了新困难、新挑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关键环节,高质量地稳步推进各项污染防治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硬成果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的底色成色。首先要聚焦五个重点,补齐做强短板。聚焦转型升级,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高调强、调绿调优,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聚焦专项治理,常态开展环保整治专项行动,系统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聚焦清单管理,不折不扣落实,真正实现整改工作常态化、整改效果长效化。聚焦治建并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快补齐环保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聚焦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长效治理格局。其次要做到四个坚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转型和升级并举,全面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统一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持服务和保障并重,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防疫形势和宿迁发展实际,更好发挥生态环境服务保障作用,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保护和治理并进,主攻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重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当前和长远并抓,围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机制体制,切实把生态环境工作管在平时、抓在经常。
建设生态文明人人受益,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要更广泛地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切实形成人人积极参与、支持、监督环保的生动局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日把宿迁建设成“江苏生态大公园”,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三大攻坚战将在今年底收官,污染防治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拼命干,同舟共济向前进。也只有全市上下一盘棋,干部群众齐努力,才能高质量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让宿迁明天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