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娟 ■通讯员 周兴伟
2019年12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泗阳县获评江苏省园林城市称号。
近年来,泗阳县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县等“国字号”桂冠,连续五届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规划引领
加强园林绿化管控
全县始终把规划摆在创建工作的首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努力建设独具地域特色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绿地制定了永久性保护措施,公布永久性保护绿地334.17公顷,占城市绿地面积的20.59%,目前,全县城区绿化管养面积约610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养护质量达到相应等级标准要求比例达96.49%。
同时,进一步规范园林绿化行政审批,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配套绿化项目进行审核审批和项目竣工验收,确保工程项目与绿地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还对居住小区和单位绿化的绿化苗木、乡土适生苗木应用和乔灌木比例提出刚性要求,近5年来居住小区和单位绿化达标率达100%,制定《泗阳县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管理办法》,对大青墩汉墓群、骡马街秦砖汉瓦、古黄河栈道码头以及天后宫、妈祖庙、梵音寺等地的古树名木进行全方位保护。
特色引领
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按照“高品位、上规模、创特色、出精品”的原则,持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重点打造“六绿”工程,着力构建“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自然生态成趣”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格局。开展“生态进城、身边增绿”行动,累计建成生态公园、森林公园、运河风光带等大型公园9个;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做到非硬即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近年来新建“九园”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游园和街头绿地60多处,城市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0.077,百姓步行5分钟即可进入绿色空间。
同时,通过改扩建提升绿地小品、植物造景、增设人行步道、配套健身设施等,使公园绿地观赏性和服务性充分融合,公园主次干道园路林荫化率达86.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99%,累计新建城区主次干道绿化19条、绿色林荫道25条,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城市干道林荫化率达86.63%,广场、停车场林荫化率超80%。目前,全县创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38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区5个;城市新扩改建单位绿化达标率、居住区绿化达标率均达100%,单位、居住区内主次干道林荫化率超过78%。在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和城市公共设施推进立体空间绿化美化,推广以藤本物为重点的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建成立体绿化70余处,立体绿化实施率达82%。对公园绿地新建建筑因地制宜建设屋顶绿化,近3年来城市公共设施绿化达标率达26.3%。
生态引领
提升生活环境质量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大气治理等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着力营造天蓝水碧、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强化污染治理,狠抓工业污染、噪声污染、城区烟尘、扬尘的专项治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实施城市内河和县城周边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0%以上,省市考断面水质100%达标。积极推广应用乡土及适生植物,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93。现有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200公顷,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余种。
(下转B2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