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李洪湘老师时,她正在泗洪县文化艺术中心紧张忙碌地做着艺术指导。“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曲一开始,整个演出厅就回荡着嘹亮的歌声。排练现场,李洪湘老师根据演出人员的走位和动作进行调整完善。
“目前,我们正在排练《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准备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下午还要排一个关于纪检方面的新节目《整风家宴》。”李洪湘一边指导着演员排练,一边接受记者采访。
做艺术指导、主演戏剧、传承泗州戏……对于已经退休十年的李洪湘来说,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充实的。
作为政协委员、国家级泗州戏传承人,从艺近三十年,李洪湘主演的大型戏二十多台,小戏五十多个,其中大型戏《母女命运》由江苏省电视台实况录播,小戏《走娘家》获苏鲁豫皖首届柳琴戏剧节一等奖,三次荣获淮阴市青年演员一等奖。由她担任主演的大型原创泗州戏《贺老太》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宿迁电视台、宿迁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她的唱腔甜净圆润,婉转柔情、优美动人,是目前泗州戏剧团女唱腔唯一的传承人。
2016年,由她主演的泗州戏《贺老太》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为庆祝7月1日建党日,当晚,泗洪县泗州戏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现代泗州戏《信仰》在宿迁剧院进行首演,这部大型原创泗州戏《信仰》是根据泗洪县真人真事改编,就是由国家级泗州戏传承人李洪湘担任主演,此次演出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该剧也是获得省“五星工程奖”的节目。
由于为弘扬和传承泗州戏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7月,李洪湘被泗洪县确定为泗洪县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4月,她被宿迁市确定为市级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2月,她被江苏省文化厅确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12月,她被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李洪湘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也是宿迁市第一个“国字号”传承人。
泗州戏距今已200多年历史,而泗洪县是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作为泗洪的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泗州戏的传承人,李洪湘多年来义务带徒弟传承泗州戏,每年下基层演出50余场,为宣传泗州戏、培养泗州戏人才呕心沥血。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要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我是从事艺术工作的,就想要把泗州戏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泗州戏、喜欢泗州戏。”2009年退休后,本该含饴弄孙的李洪湘却把泗州戏的传承当作了自己生活的重心。多年来,她不是“坐等保护、坐等扶持”,而是积极地把泗州戏的传承作为自己的工作主业、使命担当,并长期参与泗州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泗州戏培养后继人才。
她积极培训大演员、认真启蒙小演员,常态化地组织开展泗州戏巡演,使更多的群众接触泗州戏,感受传统文化底蕴和非遗的魅力。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之余,通过公益演出、复排传统戏、当辅导教师、参加泗州戏进校园、搜集相关资料等多种活动,培养了多名泗州戏学员,使他们能够登台演出。在担任县市非遗传承人期间,李洪湘还定期到上塘中心小学泗州戏传习所,向爱好泗州戏的孩子们传授技艺。
此外,她还培训专业演员20余名,创新性地开展了泗州戏专场展演、泗州戏历史讲座、传承人现场授艺等系列活动。经过她的倡议,泗洪县在上塘小学、朱湖小学建立了非遗泗州戏传习所、泗州戏展览馆,开办了泗州戏兴趣班,并创造性地编排了泗州戏课间操,让孩子们长期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中读懂非遗、传承非遗。
“泗州戏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热爱泗州戏,在热爱里传承,在坚持中传承。趁我现在还演得动,我要多演泗州戏,让更多的人知道泗州戏、爱上泗州戏,并把她一直传承下去。”李洪湘坚定地说。
在文化部门义务送戏下乡活动中,她每年参加50多场。“近阶段县里大力整治公共空间治理,我们就围绕这些主题,自排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到社区进行义务演出,让百姓更加了解公共空间治理为群众带来的好处,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李洪湘始终牢记并践行着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