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族气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地处云南省与缅甸交界的县级市——腾冲。
腾冲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自日军手中收复的第一座城池,可这次战役极为惨烈,尽管歼灭日军60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但腾冲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淌满了鲜血,由于战斗过于激烈,很多烈士都已面目全非,他们没有姓名,没有标志,直到现在还有三分之二的烈士无法辨认身份,遗骸仍然无法魂归故里。
战役结束后,根据李根源将军提议:在腾冲修建一座烈士陵园安葬烈士们,名曰“忠烈祠”。在掩埋6000多名日军尸体时把尸身完整的日军反绑双手,以面朝墓园跪下的姿势竖着下葬,墓碑上刻着“倭冢”,还下令修建了以藏重康美为首的四名日军石像,跪立在国殇墓园前,意为他们要跪在这里永远忏悔。
日方得知这四座墓存在的时候,多次向我国讨要尸骨并要求拆除雕像,据说日本政府曾向我国提出三个请求:第一、撤掉腾冲国殇墓园内的“倭冢”;第二、将所有日军将领的遗体全部归还给日本;第三、撤去国殇墓园前方的4个日军跪像,日方还专门派了代表团前来我国进行商谈。我方代表也提出满足他们三个请求的三个条件,即日本立即将境内的“靖国神社”拆掉,并且停止一切供奉战犯的行为,必须按照历史事实修订日本的教学用书,日本政府公开向腾冲的烈士们以及当年受到日军迫害的中国人进行道歉。我国提出的这三个条件是最后的让步,可日本人却坚决反对,谈判也以失败告终。
20世纪90年代,一家世界五百强的日本企业突然提出要在腾冲这个小县城进行几亿项目的投资,条件是让他们带走倭冢里的尸骨并且拆除四个跪着的雕像,腾冲政府严词拒绝了这家企业的投资,并且坚决地表示:就算你们把投资金额增加上百倍,我们也不可能满足你们的这个请求。一个几亿项目被拒之门外,可当地群众非但没有惋惜,反而拍手称快。至今在腾冲古城郊外的“国殇墓园”,4个跪着的日军雕像依旧享受着唾沫和拳打脚踢的待遇,清明节、建军节以及国庆节等节日此等待遇更多。
而作为辽宁堂堂的副省级城市大连,却为所谓城市发展吸引外资而忘掉国仇家恨,振振有词建什么日本风情街。风情街开业那天,国人骂声一片,次日以关闭告终。
应该说,大连与日本的仇恨甚于腾冲。1894年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1895年春,旅顺人民将遇难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丛葬于白玉山下,1896年树碑建墓,命名为“万忠墓”。而今日大连却在万忠墓的毗邻大建日本风情商业街,国人当然不容!
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注重气节。孔子有“志气也,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成仁”之说,认为人的气节比人的生命还重要,还宝贵。南宋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爱祖国放在第一位。爱祖国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以前的耻辱,不能忘记民族气节,不管处在什么时代。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很尊崇民族气节。所以,各地在招商引资中要吸取大连的教训,好好学学腾冲的做法。招商引资除了考虑是否影响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发展趋势外,还要看看所选项目,是否有损于民族气节,社会反响怎样。
(铁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