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山
宿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宿北战役开创了解放战争初期全歼国民党整编师的范例,对整个华东战场乃至全国战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宿北战役的胜利,是充分发挥我军政治优势、充分做好政治工作的典型范例,没有全面、坚实、及时、灵活的思想政治工作,短短几天的战役是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的。此次战役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强化战前动员工作,力促参战人员激发参战意志与必胜决心
(一)战前局势尤显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而重要。
一是两淮失守官兵有情绪。之前山东野战军进攻泗阳失利后,淮阴、淮安相继失守,使得解放军遭受了相当的损失,军心和士气上的问题更为突出。二是两军合并有待磨合。即将开始的宿北战役,是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合并后共同作战的第一仗。两个野战军的合并固然集中了力量,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部队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埋怨与怀疑。合并中部队官兵这些思想上的问题不能很好及时的解决,是不利于部队进一步作战的。
(二)及时开展战略形势教育。
1.找准症结统一思想。1946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涟水西北的陈师庵等地,华中野战军先后多次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陈毅同志根据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党的战略方针,分析了全国的自卫战争形势,总结了华东战场初期的作战经验,号召大家更好地学习贯彻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树立高度集中统一的思想,消除埋怨怀疑情绪。要强调集中,强调服从,强调纪律,严密分工,分清职责,深入下层,亲自动手。这些讲话,击中了要害,对于提高华东全军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对当时形势认识,统一了较为混乱的思想。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在多个场合战前动员,分析敌军的颓势思想的状况,同时指出我们的基层指挥员在战斗中指挥熟练,士兵斗志昂扬,这些都提升了官兵夺取胜利的信心。各部队采用了民主评议的方法,检讨了过去作战指挥和战斗动作的得失,初步总结和推广了立功运动。体整期间,还进行了组织建制调整,纵队还成立了炮兵营,各步兵团部成立了特务营。
通过这些会议精神的深入传达贯彻,以及建制调整等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措施,普遍提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増强内外团结,强化信心与力量,加速华东部队的集中统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下达动员令,作出部署。华中野战军指挥员和政治领导机关下达政治动员指示、命令,及时作出部署。对所属参战部队机关提出明确要求,布置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阐明战时政治工作活动要点及要求、步骤和方法,及时决策、指导,确保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1946年12月10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参谋长陈士榘签发战前命令中就明确要求:“各部应抓紧时间,进行战前教育及完成其他各项行动准备工作”1946年12月12日,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下达了《华中野战军准备保卫沭阳战斗的政治动员指示》,明确提出了保卫沭阳的意义。
3.召开政工会议,强化全局观念。一纵专门召开全纵政治工作会议,通过思想政治上的形势教育,以及4个月来作战经验的总结,使全纵干部明确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实现大量歼敌唯一正确的作战原则。结合政治工作,还开展了创模运动,以激发广大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宿北战役正是在针对性地解决了以上思想、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之后,于解放战争初期,集中兵力打的第一次大胜仗,在华东战场完成了战略战局的重大转变。
(三)推进各阵地战前思想政治工作。
1.开展军事民主,激发斗志。夺取峰山战斗胜利的山东野战军八师,早在1946年11月16日就召开各团战后检讨汇报会,对前期作战中的轻敌麻痹情绪、战术动作上的守旧所造成的部队过大伤亡提出了整改要求,师首长在讲话中强调了要重视研究敌情,克服轻敌情绪;干部要深入现场指挥,突击连长要具体指挥爆破。
二十三团一营攻击峰山之敌时,三次冲击受挫后,如不尽快攻下峰山会影响战役全局。在这紧要关头,一营指战员不畏艰难牺牲,干部以身作则,率队继续进行第4次冲击,终于在友邻部队的协同下,在天亮前攻占峰山,取得了初战胜利。
2.明确任务,誓与阵地共存亡。对守备来龙庵部队的全体同志特别是干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政治动员,对官兵守备任务的完成对整个战役与战局重要意义进行重点教育,坚定大家守备的信心和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如守备来龙庵外围西南角窑上的八连一排共42人,打退敌人一个营的三次猛攻,最后光荣完成了坚守阵地的任务。
3.领导冲锋在前,官兵信心倍增。按照纵队叶飞司令的部署,一纵二旅二团负责老虎洞的防守,老虎洞阵地是直接控制晓店的制高点,如果失守,将影响战役的全胜和全纵队的安危。六团派出一个领导带领出击部队冲杀在前,冲锋号声中,部队如猛虎般扑向敌群,敌人见拦腰杀来的数路兵马,更加慌乱。在短短2小时激战中,六团出师告捷,在运动中歼灭敌军两个连,老虎洞阵地也牢牢掌握在手中。四团也配合其他兄弟部队,全歼整编六十九师。
二、强化各级组织建设,通过明职责、严纪律,为获全胜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
(一)健全两军党政组织与支前组织。
战前和战时,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对各级党政组织和支前组织都进行了及时调整和加强。
1.建立统一指挥机构,强化党的领导。战役发起前,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对山东和华中军区及所辖的野战军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进行了调整,建立了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地区军事斗争的指挥机构。1946年1月,北移山东的新四军与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山东军区由新四军军长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分别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副司令员(后罗炳辉任军长兼第二副司令员),统一领导山东、华中地区的军事斗争和战时动员工作。
山东和华中军区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强化党的机关建设,确立请示报告制度;扩大党内民主,山东和华中军区党委决定在所辖区域内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制度和健全党委制;为了规范党委会的工作制度,山东和华中军区党委规定了党委会工作方法十二条;为了适应战役战局的发展变化,对战时政治动员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
2.健全支前组织,强化有序保障。宿北战役期间,战场周边的宿迁、宿北、沭阳、潼阳、邳县、铜山、睢宁、平邑、郯城、滨海等县的广大人民群众,先后动员民工、民兵41万余人参加支前保障行动,积极投入支援前线工作,有力配合了华东野战军作战。
一是建立支前指挥机构。宿北战役发起前,山东境内陈毅领导的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华中地区粟裕领导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分别实施独立的作战行动和自行组织本战区的人民群众支前保障。在两个野战军合并后及时成立了新的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下设山东和苏北两个支前后勤办事处。统一调度涉战区域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涉战地区道路畅通,物资补给点分布有序,保障顺畅。
二是建立支前后勤办事处。宿北战役的主要作战地区在宿迁县境内,地方党政领导动员全县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特别是在支前保障部队后勤供应方面,宿迁县还单独成立了支前后勤办事处,时任宿迁县县长高兴泰亲自担任支前后勤办事处主任。
三是建立后勤联合办事处。宿北战役作战范围波及山东、江苏和安徽等18个县。根据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作战部队的物资需求和本地区资源储备情况,在山东局和华中局的统一领导下,也相应成立了后勤联合办事处,各县县长兼任主任。办事处下设支队,区设大队,乡设中队,村设分队,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
(二)明确各级职责。
二纵政治部于1946年12月14日在对保卫沭阳的政治命令中,尤其对全纵队各级指挥员、政工人员及全体党员提出了严明的政治要求:
一是各级指挥员要坚决果敢,服从命令,细心研究情况,组织好战斗。二是各级政工人员要抓紧一切时机,不断提高与巩固士气,号召各人立功,造就大批各种英雄模范。战时要组织对敌宣传工作。三是全体战斗员与特种兵人员要每人立一个战功,多缴枪炮,多抓俘虏。四是全体党员要做坚决顽强的模范战斗员,能够起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成为组织的核心。帮助指挥员贯彻命令,团结所有战土。五是后勤工作人员要保证粮食及战场茶饭及时供给,做到伤员收容与及时治疗、烈土妥善掩埋。
(三)强化纪律约束。
在宿北战役发起前,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于1946年12月12日在保卫沭阳作战中,就颁布了各项战场纪律规定:
一是参战各兵团,必须特别注意协同动作,严格遵守时间,执行上级作战命令。二是各兵团受领具体作战任务,必须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与障碍坚决完成,不徘徊、不观望、不等待。三是注意防空与防毒,军事上进行教育,政治上也应在战前及战斗中进行动员与鼓动。四是发扬灵活正确的战术与高度的技术,集中使用兵力与火力。五是战场救护工作中要组织担架队在火线抢救伤员,有组织地掩埋光荣阵亡烈士遗体。六是密切战时军民关系,各参战部队须严格群众纪律,照顾群众利益。
这些战场纪律内容规定具体、易懂、便于操作,为战役胜利提供了纪律保证。
三、强化战地政治宣传,增强参战官兵必胜信心
(一)制定鲜明有力口号规范战斗动作。
1、充分发挥人的因素,强化宣传尤显必要。第九纵队政治部在战斗刚结束的1947年1月1日撰写的《第九纵队第七十五团来龙庵守备战的宣传工作》报告中总结到:“及时适时的政治鼓动口号,是造成光辉的来龙庵守备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在战时政治工作上,是有很重要的价值的。”九纵七十五团是来龙庵守备战的主力军。守备战毙伤俘敌600余人,陷六十九师于孤立地位,保证了兄弟部队先后进入歼敌位置,为聚歼六十九师、取得苏北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七十五团在战前、对敌射击、各种危急情况下和对各类不同的人员,都有鲜明的政治鼓动口号。如坚守土窑的八连一排共42人,打退敌人一个营的三次猛攻,最后仅剩子弹50余发,全排伤亡只剩下排长罗庆元和13名战士,但大家互相鼓励:“不打哑巴仗”,出色地完成了守备任务。
2、政治宣传口号的分类:
共5类、17种,主要包括:
一是战前动员与表示决心的政治口号,明确3个环节:担任主要任务时的政治鼓动,变更任务时的政治鼓动,接替任务时的政治鼓动。
二是对敌射击时的政治鼓动口号,强调5个类型:鼓动正确适时射击敌人的,鼓动新同志大胆射击的,鼓动节省弹药坚持阵地的,克服因子弹打光而恐慌的,子弹命中敌人时的。
三是各种紧急危难情况下的政治鼓动口号,针对5种情况:克服对敌人飞机大炮恐惧的鼓动,巩固阵地的鼓动,加强坚守阵地要点的鼓动,炮火下保护武器的鼓动,对敌人放烟幕弹的鼓动。
四是关于负伤者的鼓动口号,突出2类人群:鼓动轻伤不下火线,安慰重伤员。
五是降低敌人士气的口号,强化2个时段:敌人冲锋时,敌人攻击时。
(二)唱对歌提升士气。
九纵七十五团扼守来龙庵守备战,各级政工人员深入班排,通过引导唱对歌鼓舞战士们的士气。
骄横一时的敌整编十一师第一次遭到沉重打击后,正喘息着,战士们随时抓紧战斗间隙修补工事。各级指挥员和各级政工干部深入班排,表彰英勇作战的同志,开展现场鼓动,他们还引导战士对歌放松情绪,鼓舞士气。
“甲:咱们当的什么兵?
乙:咱们当的是子弟兵。
甲:咱们当兵为了谁?
乙:为了受苦老百姓。
甲:咱为人民干什么?
乙:咱为人民争活命。
甲:人民的敌人是哪个?
乙:蒋介石独裁小朝廷。
……”
有的战士用石块敲着铁锹说起了快板:
“蒋介石,真混账,调兵专打共产党,
共产党让了又让,反动派开了第一枪,
胜利果实谁敢抢,坚决把它消灭光!”
(三)张贴宣传标语鼓舞士兵与群众。
战役期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战争的间隙,积极组织人员在部队营房、村庄、集镇、商店、桥梁等场所张贴宣传标语,鼓舞参战官兵士气。如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在战役发起前,就曾颁布和张贴战斗标语:“彻底实现华东野战军首长战斗决定,粉碎蒋军进攻!”“保卫沭阳,巩固华中与山东的联系!”“把进犯蒋军消灭在运河东岸!”“争取第三次大胜利,转变华东战局!”“打胜仗,过新年!”等等。
这些标语还有:“坚决执行命令,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战役任务!”“利用有利战机,展开政治攻势,配合军事压力,争取瓦解敌人!”“遵守俘虏政策,缴抢不杀,不辱人格,不搜腰包,争取解放战士参加革命军队!”“克服疲劳现象,忍饥耐寒,一切为了全部胜利!”“发挥革命英雄主义,创造大批战斗英雄模范,创大批英雄班、排、连、营、团为党立功,为人民立功!”
(四)政治宣传的作用:
一是政治导向明确,起到了激情、稳心的作用。如担任主要任务的政治鼓动口号中
“我的代替人是连副、连副的代替人是一排长,敌人决不能把我们都打倒!”
二是来源于基层,所以对路、接地气。来龙庵守备战所提出的政治鼓动口号,是大多数指挥员的集体创造,如:敌人大炮飞机轰击时,步兵攻击与退却时,自己同志负伤时,等等情况出现时都有具体的口号。这种口号针对性强,在军事动作上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三是对歌通俗易懂,所以现场感很强,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斗志。面对敌人的多次进攻,战士们豪迈地说:“你就是‘硬核桃’,我们也要把你敲碎砸烂!”历时三天三夜的来龙庵阻击战,挫败了敌人妄图速占沭阳、切断我华中部队退路的阴谋,迟滞了敌人进攻的时间,为我华东野战军主力集结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宿北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习近平在2014年10月31日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新时期强化这一精神的学习与落实,必将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