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凡夫“成仙”在琅琊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默言

每次旅游归来,趁着那股兴奋劲,总要写一篇游记,记录下旅游中的点点滴滴,让那份旅程快乐长久保存。而这一次琅琊山之行,也不例外。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琅琊山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的一篇《醉翁亭记》而名闻天下。

琅琊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区西南郊约5公里处,距南京仅59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中华百座名山、安徽省五大风景区。景区内,有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及古关隘,蔚然深秀,清新淡雅。其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得天独厚,风景怡人。境内八十一座山峰,层峦叠翠,山溪潺潺,森林茂密。

出发的那天清晨,天灰蒙蒙的,似乎还没有从昨日的细雨缠绵中苏醒。我们按预订的6点钟准时发车。当大巴冲向高速入口,不曾想由于雾大,高速关闭。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立即打开导航,绕路上了省道。原定3个小时的车程,结果开了4个半小时。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大家一致同意提前吃午饭。就这样,我们十点半还未到便开饭了。这也是我多年来吃得最早的一次午饭。虽说是出来旅游,九菜一汤尽管不够精致,但也够丰盛的,只是口味差了点。席间,有女游客拿出红酒,有人拿出黄酒,还有一哥儿们竟偷偷从家里带了瓶白酒。他想学古人醉游琅琊山,在大家的制止下才不情愿地收了起来。

步入景区,不远处便能见到让人心仪已久的琅琊山主景区之一的醉翁亭景区。醉翁亭景区是以中国著名的醉翁古亭为主,整个醉翁亭建筑群布局紧凑别致,亭台独特。在总面积不到一千平方米的建筑群内有35处景点和古遗迹、遗址,有醉翁亭碑、醉翁亭、二贤堂、宝宋斋、意在亭、影香亭、古梅亭、醒园、解醒阁、洗心亭等众多景点,其中醉翁亭系中国四大名亭,有“天下第一亭”的美誉。而坐落在小溪边、当年欧阳修先生最喜欢的两口古井“让泉”,却往往被游人忽略,也许欧阳修就是在这口“让泉”边构思出他的《醉翁亭记》佳作而流芳百世的,也未可知。

游览中,我们在野芳园、同乐园驻足的时间并不长,只是随导游“走马观花”看了一下。之后,我们便返回向下一个景点——深秀湖景区进发。

深秀湖,古时为一天然深水潭,水源为琅琊溪汇集而成,清澈见底。湖中有九曲桥、湖心亭、玉带桥、水榭亭等景点,是游人垂钓休闲之所,四周青山环抱,风景秀丽。置身青山绿水间,仿若脱离尘世,让人浮躁的灵魂瞬间得以净化。如果时间许可,在此小湖上泛舟,优哉游哉,则别有一番情境。

琅琊山的山山水水秀美如画,更因《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享誉古今中外。

沿着青石铺就的山道前往琅琊寺。琅琊寺原名宝兴寺,为全国重点寺庙,是皖东佛教胜地,始建于唐大历六年。寺庙在建筑上兼具南北两种风格,寺门、院墙及寺外为红墙、拱门布局,属典型的皇家园林风格,寺内有85处景点和遗址,可供游览的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无梁殿、三友亭、灌缨泉、明月观、念经楼、衹园、悟经堂等40余处。其中“琅琊古刹”是古滁州十二景之一,佛寺依山傍势,隐于密林中,更增添其神秘色彩,寺内吴道子画作“观自在菩萨”为稀世珍宝,让人叹为观止。

同行的游人在观拜完佛寺后,又向“南天门”行进。此时已有部分游客因体能原因,望“峰”而回。而我们一同来的一位82岁的李姓老大爷却精神抖擞地和大家说:“登上南天门就成仙了!”在老人家的感召下,还真的有不少人回头又坚持着陪着大爷一起,缓慢地登上碧霞宫阁楼。

站在琅琊山最高处,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极目远眺,四周云雾缭绕,飘飘缈缈,天幕似乎也伸手可触,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难怪李大爷开心而大声地高喊“我们都成仙了!”

当然,成仙不过是笑谈,但琅琊山唯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历史底蕴,确实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精神上有了满满的获得感,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已经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