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凯
意境,这个多在名诗佳词里创设的一种意蕴和境界,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近日,徜徉其间,确感曼妙无穷。
曼妙之一:写景不写情,情在景中融。触景生情,本人之常态;写景抒情,也本是写诗作词之常法,“情景交融”,更是人们对名诗佳词交囗称赞的常用语。然而,高手佳作,虽全诗全词无一字涉及人的七情六欲,但却情深深,意浓浓,令人拍案叫绝。这里,先看唐代李白的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里,除了楼台烟花、孤帆远影、碧淸长空之景外,并无一字诸如“相见时难别亦难”
之类送亲别友的情语情话,但因友人远去而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却跃然纸上,让人可感可察,乃至不免与诗人同鸣共振,怅然若失。“情”,在此深深地融化并凝结在了孤帆远逝的场景之中,难怪人们要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再来看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妙意和妙境似乎更胜一筹。词的上闋曰:“明月别枝惊鹊,淸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鹊啼,蝉鸣,人语,蛙声,声声悦耳,融成了一片美妙的音乐,呈现出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下闋,又是星,又是雨,还有茅店、小溪和小桥,而星是“七八个”,雨有“两三点”,一幅夏雨即将到来之图,不是又鲜活地呈现出来了吗?上下两图,实为一“情”,图中深深融入的,是词人轻松愉快,期望丰年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此词与李诗一样,不着“情”之一字,却情满意溢,真可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曼妙之二:言“东”不言“西”,“西”隐在“东”后.。且看辛弃疾《永遇乐·京囗北固亭怀古》。全词通篇由古人古事组成。千古英雄的孙权,金戈铁马的刘裕,宋文帝元嘉年间的败北,魏太武祠下喧嚣的社戏,廉颇的老当益壮,等等,一一夺口而出。从字面看,说古又赞古,但实在是借古喻今,说古为斥今。人们只要联想到作者所处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投降派谄媚得势的政治环境,以及作者主张抗御外侮却屡遭挫折的仕途背景,便可知说古赞古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读者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的对古人的颂扬声中,可以隐隐听到作者对投降派和苟安者的痛斥之声,感受到作者对英雄的敬慕和对投降苟安者的鄙视之情,以及对自己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愤不平。词尾以廉颇作结,更暗喻了作者坚持不懈的战斗意志。全词爱憎之情尽数隐藏在说“东”之后。
同样,与辛弃疾同时代的爱国英雄岳飞的一首《小重山》,也是在蛩鸣、惊“梦、独“行”、月暗、松老、弦断、程“阻”的言“东”中,暗喻着对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寄寓了壮志难酬的忧愤,把“西”作弦外之音弹了出来。这种言外有言,言外有他意之妙处,就在意在不言之中。
曼妙之三:画鱼不画水,水亦有波涛。千百年来,陆游的一首《钗头凤》,为人称道不己。词的上片有对造成作者与发妻唐婉无奈离异悲剧制造者的怨恨,有对自己软弱无能的内疚和悔恨,有当年闺房乐趣的回忆,也有别后相思的倾诉,在此情此思縈绕之际,连声喊出了“错、错、错”三个带着血泪的字,且一字更比一字沉。那恩爱夫妻的离散,到底谁之错?自己?唐婉?陆母?命运?是当初错?还是今日错?词的下片,在相思无用,消痩无益,不该相思,不该消痩,却又不能不相思,不能不消瘦,一种生离死别,愁绪绵绵,剪不断,理还乱,只能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绝望叹息声中,又接连用了三字“莫、莫、莫!”
是莫再提?还是莫相思、莫怨恨?是在劝慰对方?还是在怜惜自己?抑或后悔已晚?全词上下两处疑问,使情感之“水”的波涛,不画也如画出。它激起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并在无尽遐想中对问号之答案心领神会。
还有,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称颂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有同样的艺术境界。进入全词画面的尽是元宵的满城灯火,游人的摩肩接踵,以及“蛾儿”的“笑语”,“暗香”的浮动,等等人们尽情狂欢的景象,而词中主人公就在这“众里”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图景之中,踏破铁鞋,千寻万找意中之人而不得,正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蓦然回首,竟然“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惊喜之态,不言而喻。在此,人们不竟要问:主人公为何如此喜欢“那人”?“那人”为何又不在热闹之处观灯游览,却要独处于灯火暗淡即“阑珊”之地?图淸静?甘寂寞?此种与世人情趣大异的品格,是高还是低呢?这无“水”之“水”,不得不叫人在浮想联翩之中又回味无穷。十分难得的是,王国维把此词的结句,比喻为成大事者所必经的三大境界之最高境界,可以说是给了这幅只画“鱼”不画“水”的元宵夜景图以点睛之笔,升华了人们悟之不尽的深意。
说到底,名诗佳词的意境,即如辛词中的“那人”。那怕她含蓄隐约,有曲有弯,但只要在徜徉中,将丰富的想象力投射于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空间,细品咂,多揣摩,便定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而终于发现她在“阑珊”之处后的得味、得趣、得禅机之喜,并为此而欣欣然,陶陶然,愉悦滿心头。
(作者地址:泗阳县众兴街道紫荆花园小区)
附:文中涉及之诗词
(一)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辛弃疾《永遇乐·京囗古北固亭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鈄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里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三)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珵。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四)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五)辛弃疾《青王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