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海地区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苏同仁(1905-1943),女,字甦生,曾化名李慧,1905年出生于现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苏圩村。苏同仁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苏墨林先生时任宿迁县立艺徒学校校长,思想开明,主张社会革新,提倡平民教育,他的主张与思想对苏同仁有较深的影响。苏同仁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儿,取名“同仁”,意在仁爱正义、通情达理。

1912年,苏同仁进入眉山第一小学就读,1917年考入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国之蒙难,岂曰无为,14岁的苏同仁本就痛恨旧社会不平等、不作为,在父亲苏墨林的支持下,毅然投身于反帝爱国“五四”运动。她不顾校方禁令,暗中联络校内外学生,赶制标语和旗帜,参加集会和示威游行,成为运动的先锋。为了大造声势,她不顾学校反对,把自己学校里的旗帜挂到县立艺徒学校,后来引起学校领导的“愤怒”,被开除学籍。同年秋,她转入培贤女中附小继续上学,直至高小毕业。

1921年春,苏同仁考入徐州的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她发起并组织学生排演《棠棣之花》《婴儿之死》等进步戏剧。由于她思想敏锐,多才多艺,充满朝气和反抗精神,许多同学都自觉地团结在她周围。

革命引导

成为徐海地区第一位女党员

吴亚鲁,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南京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者,通海地区革命活动的启蒙者,徐州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人。他和苏同仁由师生逐步发展为革命伴侣。

1923年8月下旬,吴亚鲁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毕业,受党的派遣,到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课程的教员,并以此身份为掩护,积极从事徐州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工作。

1924年,苏同仁在吴亚鲁的培养和引导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1日,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户部山召开成立大会,苏同仁当选执委会委员、宣传部主任,并负责学运工作。

1925年苏同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徐海地区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此间,她在学校成功组织了“子谦之死”斗争,建立了学生会和妇女协会,掀起了驱逐校长钱韵荷的斗争。

1925年6月,又组织了徐州民众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还代表徐州党组织向团中央汇报徐州学潮的情况,并在苏州策动了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加入反帝爱国运动。

受党派遣

在睢宁播下革命火种

1925年8月,苏同仁从江苏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受中共徐州党组织派遣,到睢宁县开展党的工作。她以睢宁女子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新文化思想,培养骨干,并同王侠民一起发展吴季讷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睢宁第一个党支部。同年冬,在苏同仁领导下召开第一次党支部会议,作出三项决议:继续扩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遵照上级党的指示,鉴于国共合作,争取在国民党内占有席位,参加国民党选举。从此,共产党在睢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睢宁人民进入了革命斗争历史的新纪元。

现如今,为了弘扬革命传统,纪念苏同仁烈士,教育激励后人,中共睢宁县委于2001年7月立碑纪念苏同仁,并先后修建了同仁广场和同仁桥以纪念苏同仁为睢宁人民作出的贡献。

心系国家

在革命工作中奉献自我

1926年春,苏同仁受党组织派遣到北京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夏天,转去南京和吴亚鲁结成革命伴侣。1926年底,苏同仁和吴亚鲁途经睢宁去武汉参加了北伐军,在叶挺的11军24师政治部工作。

1927年4月,北伐军到河南攻打张作霖部队时,苏同仁混入男兵队伍偷偷上了前线,英勇参战,抢救伤员。在临颍战斗中,11军26师77团代表兼团长的蒋先云壮烈牺牲,苏同仁在战场上亲自把他的遗体包扎好并护灵到武汉。同年7月,苏同仁和吴亚鲁从叶挺部队调往贺龙20军政治部工作,随后参加了南昌起义。苏同仁在作战、行军、救护等工作中,都表现得勇敢、顽强。1927年受中共中央委派,苏同仁随同吴亚鲁先后去福建、山东,在省委宣传部工作。

1932年初,她被派到上海参加“一·二八”抗战和组织赤色工会工作。她和战友们利用互济会这类群众团体,积极营救被捕的革命者,并筹款救济其家属。

1934年9月,苏同仁奉命去苏联学习。当时,吴亚鲁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关押在法租界监狱。在苏同仁的眼里,党的事业是高于一切的,她毫不犹豫服从了党组织决定,只好含泪把只有一岁多的女儿吴阿南托付给弟弟带回南蔡老家交由父亲苏墨林抚养。苏同仁去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来担任第三国际交通(联络)员,并代表中国妇女出席在欧洲举行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

1936年春节前后,苏同仁从苏联经地中海、香港回国。回国后主要在上海、天津等地做情报工作,了解日本人的情况。1937年,苏同仁再次去苏联,1939年左右回国担任反间谍工作。

宁死不屈

壮烈牺牲尽显英雄本色

1939年回国后不久,苏同仁受党中央派遣,同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前往新疆负责与陕北的联络工作。往返延安途中被叛徒出卖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陕南监狱,判刑5年。苏同仁在狱中表现坚强,敌人逼供不出具体内容,就严刑拷打,并打入水牢。水牢里环境非常恶劣,老鼠、蚊子都有。苏同仁被折磨得身体非常虚弱,得了伤寒病,无法治疗,身心难耐,墙上抓的都是血印。1943年,惨死狱中,时年38岁。

苏同仁和吴亚鲁都是与周恩来风雨同舟的亲密战友,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才将苏同仁牺牲的消息告诉了苏同仁的女儿吴阿南,并称赞苏同仁是一位“能干的女将”!

家乡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怀

挖掘烈士事迹,弘扬革命精神

——张德运(苏圩村乡贤)

我从2016年开始从事挖掘苏同仁烈士的事迹工作。我们南蔡乡多年以来对于红色教育都特别重视,工作开展十分扎实。但作为南蔡乡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烈士,苏同仁的事迹却不为我乡本地村民所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所幸的是,近年来,南蔡乡党委、政府对苏同仁烈士事迹挖掘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南蔡乡苏同仁烈士事迹挖掘领导小组,安排领导具体负责,多渠道收集资料,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研究。

2019年3月8日领导小组专程前往北京,在国家档案馆4179号、顺序1035号档案中查找到了苏同仁烈士的事迹,拜访了苏同仁烈士女儿吴阿南女士。2020年8月3日,组织“苏同仁烈士事迹寻访组”,奔赴南昌。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史料以及与南昌“八一”纪念馆的苏同仁研究专家肖燕燕同志交流探讨,挖掘苏同仁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事迹。另外,寻访组还分别前往南通市如东县、南通市海安县、徐州市睢宁县等地方深入挖掘苏同仁烈士革命事迹。

讲好苏同仁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苏忙(苏圩村村干、苏同仁事迹宣讲团成员)

我是苏圩村的一名村干部。作为苏同仁烈士的后人,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薪火宣讲团,在全乡各个党支部进行苏同仁事迹巡回宣讲。我们宣讲团的名字取为“薪火”,就是希望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能够薪火相传,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讲好苏同仁烈士事迹,传承好革命精神,让更多人知道南蔡女烈士苏同仁。她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她的精神和气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颂。她是宿迁人民值得骄傲的好女儿。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王以春(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副乡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近两年来南蔡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建设,多措并举、层层挖掘本地革命烈士苏同仁同志的革命事迹,弘扬苏同仁烈士的革命精神。

为弘扬传承苏同仁烈士的革命精神,我乡党委、政府在镇区规划了同仁湖公园。在公园内设置同仁广场、同仁石雕事迹墙、同仁雕塑等,并拟复建苏同仁同志故居。在同仁广场上我们拟种植一个“初心林”,寓意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前期宣讲工作的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2020年是苏同仁烈士诞辰115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情怀,我乡党委、政府聚合各方力量,创作和制作了歌曲《同仁芳华》。该曲旋律悠扬,歌词隽永,字里行间无不诉说着故乡人民对苏同仁烈士的绵绵哀思。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华诞献礼,我乡还出版了宣扬苏同仁烈士事迹的书籍《报国初心》一书,预计3月底印刷完成与读者见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