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见桃花开(散文)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宁世忠

春风起,桃花艳。位于井冈山下的芦箕洲,有一片偌大的桃林,蓊蓊郁郁,绵延其处。以往,每次路过这里,不是秋桃谢树,就是春意尚早,芦箕洲花繁果茂的情景,只能在想象中造一幻景。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有幸登上芦箕洲,饱餐了早春秀色!这天非晴非雨,春风料峭。我们由新城区沿319公路东行,傍着干涸的山溪,缓缓上得山来。才进溪口,仿佛即有一种甜甜的、微熏的气息在空气中荡漾,这气息像有一股股巨大的吸引力,牵着我们往高处迅走。愈是登高,淡淡的馨宁气息愈是浓郁。寻看四处,溪畔,路旁,岭头,只见三三两两的桃树,它们没有这样大的能耐,发出这样的气息!待到溪折路转,绕过峰岭,眼前一堵水坝,巍然矗立溪上,坝堤上巨石嵌砌着“乔林水库”四个大字。一湾碧水,两旁岭走山势舒缓,满植桃树,繁花如海,只有这样磅礴的花山,才能酝酿出那种甜甜的熏香!只有这样无边的花海,才能含蓄着那样沁人的气息!

那桃树的枝梢仿佛被花朵染色,白的纯净、红的热烈、粉的妩媚,旖旎春色引来的踏青赏花者络绎不绝。那一丘,一坡,一峦,一壑……被花的波,花的浪,花的潮,绕着、拍着、涌着,成了一处处花岛,花屿,花的海洋……人们看不够、拍不够,一棵正要盛开的桃花树前,摄影的人们把它团团围住,在咔咔的快门声中,我似乎听到花蕾生命的绽放。游人凭着桃花留影,快乐的身影也如春光灿烂,正应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喻。我们像一群初见大海的孩子,惊呼着,雀跃着,扑向她的怀抱!涉洋,跋海,穿屿,绕岛,流连徜徉,舞蹈吟唱!漫步在花丛中,这才发现,万千玉树临风,姿影身韵尽不相同。那锄把粗细,刚刚始花的幼树,好像正在抽条的少年,身姿苗条,却是倔强,枝枝挺拔向上,一往无前,绝无旁斜横顾,花开得很少,却是疏落有致。那碗口粗细的壮树,正是奋发有为的成年,根深干直,吸日月之精华,肩风霜雨露,孕希望之硕果,繁花满树,不矜不骄。那粗壮可围的老树,有的虬枝盘空,却仍花繁似锦;有的主干中空,却又从旁陡生新枝,仍是花如珠玑,枯木逢春……

古往今来,吟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的笔下,春季的脚步来临,气温上升,报春使者桃花率先绽放,千朵万朵压枝低,桃花柳绿,莺歌燕舞,富有生机的场景真是美伦美奂,令人着迷。“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自己笔下,春来大地万物回,在郊外著名景点玄都观中,桃树千万珠,目前正是盛花期,路上行人纷纷看花去。“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谢枋的笔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桃花源,哪里幽静舒适、天蓝地绿,没有勾心斗角和苛捐杂税,没有严苛政令,自是人间一处绝佳之地。

我们在桃树林莽中邀游,却惊奇地发现,尽管每株花树都培壅、施肥、修剪,收拾得十分整洁,偌大一片花海,竟未遇见一位如蜜蜂一样般勤的花农,好不容易在一座花屿深处,我们才见到一位背着竹篓哼着山歌的老农。老人年逾花甲,赶场买农药回来,有山里人豪爽开朗的气魄。一听我们赞赏今年花好,接着说道:“春风吹开花满树嘛!”老人爽朗一笑,指着枝头说:“现时的政策,是春风满枝头。今年,不光列为乡政府扶持基地,销售也签订了合同。再不怕好收成烂在地头,哪个又不展劲哟!你看哪家哪户不是辛勤侍弄这些果木?哪年的花,也赶不上今年这架势哟!树上有了指望,大家又望着地头了,这几天,都忙着下山购谷种,买农具……”

听了老人的话,我们才明白,为啥这大片花海不见人踪,也才注意到,果然那林木间隙中,一片片马玲薯,青秀碧绿;一畦畦油菜花,金黄耀眼,到处孕育着丰润、成熟。

“欢迎你们来吃黄桃哟!”老人殷勤的话语,在山谷、花海间回荡,如空气中愈久弥香弥醇的气息,萦回胸际……

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灵魂。

(宁世忠,70后,系江西省吉安市作协会员,吉安市作协散文专委会副主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