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没有苦难,就没有灿烂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一个人诗词作品能不能让读者喜欢,有没有传播性和收藏价值,主要看诗词语言有没有时代感,有没有新鲜感,要写出让读者眼睛一亮的诗词,还要看读者的生活经历,如果一帆风顺,没有生活坎坷的人,也许只能写些歌功颂德、无病呻吟的诗篇,即使符合格律,也没有可读性。我们从流传下来的名篇佳作中,有几首是一帆风顺的达官贵人的?没有苦难,哪有灿烂?名篇佳作多数是那些命运多舛,怀才不遇或蒙冤受屈的人的作品。这些佳作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不仅体现出作者才能和格局,还能让读者在心灵上同频共振。

我们先来看看唐宋期间著名诗词部分作者的作品。

唐朝唐玄宗时期,朝廷中奸臣当道,祸乱朝纲,忠臣遭到打压和迫害。朝廷很多文人志士因不满这些奸臣的行为,被杀的杀,被贬的贬。其中就包括像李白和杜甫这样的人,他们本是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奈何奸人当道,迷惑当朝天子,使得民不聊生,国家衰败。这对于很多志存高远的文人来说,是何其的痛苦,他们虽有心报效国家,但却是报国无门。只能将满腔的牢骚通过写诗的方式来表达,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物言志。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他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示了他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在好友招待席上,想到自己的不得志,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八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这首诗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变化,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引起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不事雕琢,比兴幽深。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那年科举考中的人,天下皆知。奇怪的是,他名落孙山,却是天下更知。没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没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寒窗十年,他曾悬梁刺股,但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船行似风,江枫如火,黄昏苏州,美丽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谁知一个落魄士子的忧伤,前途如劲风中的残灯,又如枯树落叶。长夜难眠,月亮西斜,乌鸦哑啼。江岸上,霜结千草,清霜凄冷,江上渔火,星星点点。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但寒山寺庙却敲“夜半钟声”,用以警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张继,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什么白居易哭得如此厉害?白居易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借此发挥,表达了苦闷心情。

宋代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苏轼、陆游、王安石、欧阳修、辛弃疾等一大批著名男性文人,这个时代也有优秀的才女,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李清照。宋代四大才女之一的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由于一生未育,丈夫早逝,所以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两地相思,如同花飘零、水流东,此情无由消除,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云中谁寄锦书来”,眺望秋际云天,企待着“锦书来”,可是“雁字回时”却雁唳长空,无字无书,由“思”而“愁”,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心笼深愁,难以排遣,读到这些作品,既可从中领会古人情感流露宣泄之妙,又可对比个人生活之亲历,抚慰内心,舒展胸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传后世。

一个有温度、有灵魂的诗人,总是用自己独特的生命姿态,给予他人一种生活上的感悟和共鸣,好似沐浴春风一样的温柔与舒畅,折射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不论境遇如何,不论是否蒙冤受屈,他们都会用大海的心胸,容纳所有不能容纳的人和事,让自己的心牢牢抓握生命的泥土,给予他人深厚的情怀与思想,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质朴和善良,用最深情的心,相拥每个擦肩而过人。

(作者单位:泗阳县树强中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