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泗洪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激励泗洪干群紧紧围绕县委“1465”发展思路,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一重大使命,紧紧锁定全市“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生态大公园、全国文明诚信高地”四个目标定位,按照“六增六强”发展要求,持续深化“五大突破”,奋力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1月1日起,泗洪县委宣传部、泗洪县政府新闻办重磅推出《开局即冲刺争先“十四五”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主题报道。
今日起,本报对系列文章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泗洪县稳固全市第一方阵的关键之年。泗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深化“城市能级突破”战略,全力以赴推进城市建设上水平,城市品味再提升,城市特色更鲜明,力争城市宜居水平居全市前列。
在宜居城市创建上,以生态和谐为目标,打造特色时尚、碧水蓝天、充满活力的魅力泗洪
坚持基础先行,打造“畅通之城”。按照“加密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提升城区老路通行能力,提高城区与外部主干线联通能力”为原则,十四五期间重点完成城区环路建设,环路建设初步规划是2条环路,内环由黄山路,长江路,衡山路,山河路组成,外环由偃王路,双沟路,昆仑山路,古徐大道组成。2021年初定以厚德路南延、分金亭路东延、健康西路、体育路等7条道路和旗杆大桥、开发大道大桥等工程为载体,全面打造城市环路系统,升级城区骨干路网“优”的版本。
围绕园林建设,打造“花园之城”。“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对生态廊道、林下空间改造、两河三堤等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和竖向空间改造。2021年以城南公园、玉珠湖公园、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等32项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强沿河、沿路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及公园绿地文化内涵提升,促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优化。实施淮北纪念馆、玫瑰园等游园节点和林下空间改造项目,营造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城市景观群落。为市民提供健身娱乐去处,进一步优化城市绿地布局结构,建设美丽宜居的花园城市。
着力污水治理,打造“碧水之城”。“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建成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成区划分为11个污水处理达标区,对达标区实施“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即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污水直排口、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整治工业企业排水、整治“小散乱”排水、整治阳台和单位庭院排水;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综合能力、提升新建污水管网质量管控水平、提升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和养护管理水平。2021年,将以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濉河、东风大沟、拦山河、老汴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基础,着力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对大刘引河、大寨河、廖沟河等河道进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突出“净水、活水、亲水、美水”核心理念。
深化工改制度,打造“宜业之城”。以营商环境、工程领域改革、小区物业管理和信访稳定等相关工作为抓手,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减少办理环节、减少办理时间、减少提交材料,确保提质增效,达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优质化和高效化,确保全县工改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紧扣服务发展,打造“繁荣之城”。持续加强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提升和市政设施维护。2021年将精准攻坚城南片区、新星中学片区、开发区片区等3个“333”行动达标区建设。持续推进5个老旧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初步计划新建玫瑰园西侧等3个地块的生态停车场。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初定5个改造项目,涉及被征收户约1670户,房屋征收面积约20.7万㎡,计划投资14.5亿元。加快住宅小区和商业体建设,谋划特色商业街区,风情街建设,形成城市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城市商圈经济,助力城市文明程度提升。
统筹城乡建设,打造“引领之城”。进一步加强泗洪县房地产产业建设,2021年初定目标任务“开工面积155万平方,竣工面积120万平方”,往后逐年增加。加快公租房改革,完善以补代租各项政策,保障各类困难群体住有所居。以农房搬迁、特色田园乡镇建设、危房改造等项目为抓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作为农房改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村民安居乐业,计划2021年完成农房建设2428套(接转项目共计2586套),创建15个美丽乡村,4个省特色田园乡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