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追寻党在宿迁大地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光辉足迹,重温红色故事,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凝铸砥砺奋进的精神伟力,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编、孙正龙等编著了《红色丰碑——宿迁人民革命斗争史话》一书。现从中撷取部分章节连载刊发,以飨读者。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学生爱国示威浪潮席卷全国。消息传到宿迁,广大爱国师生群起响应。5月上旬,首先由崇实中学学生召开全县公私立学校代表会议,成立宿迁县学生联合会,统一领导全县学生开展爱国运动。同时,由城区的崇实中学、培贤女中、钟吾高小、文昌高小、女子高小、艺徒、商立、闽侨诸校学生,建立宣传、演讲、总务、抵制日货等专门组织,以保证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5月19日,在学校师生推动下,宿迁军政警绅商工学界5000多人在城西体育场举行声援北京五四运动大会。学生联合会在会上介绍五四运动经过,各界代表纷纷登台演讲。崇实中学教师孙光斗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后,摘下草帽,厉声说:“这是日本货,不能用!”并拿出自带剪刀,剪断草帽上的缎带,将草帽扯碎,猛掷于台下,全场热烈鼓掌。一时间,“坚决抵制日货”“严惩卖国贼曹、陆、章”“誓死收回山东一切权利”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大会致电中国驻巴黎和会代表,吁请拒绝和约签字,会后举行游行示威。队伍高唱钟吾学校音乐教师秦席之谱写的歌曲:“欧和失败生死关,青齐丧利权。倭奴狂喜我心酸,国民尽赧颜。四万万人发冲冠,长城壮宿迁,魏胜、刘江、项羽还,重整旧河山。”歌声激昂慷慨,反帝爱国口号声,接连不断。
当天,部分学生将东大街大同杂货店的日产白砂糖抛撒街面,焚烧了日新书店的日本图书,又准备焚烧永和布庄的洋布。后经各界与学联协商,为避免商人损失,规定各商号将现存和外埠定购尚未到栈的日货统一登记造册,由学联加盖印章,方准出售。售完为止,不准另进新货,否则一律没收。
根据学联统一部署,城区学生深入关口、码头、东大街、教军场等闹市区宣传演讲,查禁日货。同时,钟吾、文昌等学校派出学生分赴各市镇,配合当地学生向民众进行“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宣传,并开展抵制日货活动,把爱国运动推向了广大农村。虽值暑期,学生们仍坚持不懈查禁日货,所获违禁商品,均交商会保管候处。
9月初,各校响应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终止罢课宣言”的号召,及时开学上课。同时,学联各专门组织利用星期天和课余时间继续走上街头,开展宣传和抵制日货活动。10月15日,县学联在城西体育场召开全县中小学生大会,总结数月来学生运动成绩,并准备公开焚烧所查扣的日货。当天,窑湾、皂河、堰头、洋河、埠子、苏圩等校学生均由校长带队来城赴会,城区机关团体部分人员也自动出席。会场上,校旗招展,队伍整肃。唯独钟吾高小没有到会。学联组织学生整队前往城北钟吾学校质问校长并发生争执,学生强行将其架出游街。队伍经北马路口、教军场、竹杆街、东大街,行至南城根东街,拟入迎薰门,沿富贵街、太平街返回体育场正式开会。不料,县知事伍支涛坐着大轿,携两队军警堵住街口,申斥学生行动越轨,并指挥军警抢人。学生被激怒了,砸毁伍知县坐轿,与军警发生冲突,有20多名学生负伤。伍支涛见事情闹大,慌忙率军警逃回县署。千余名学生奋不顾身追至县署大堂,要与伍知县评理。知县与警队退至二堂,闭门不出。之后,驻军团长田子纲与美国传教士任恩庚出面调解。学生提出:(1)县知事承担学生养伤费;(2)向学联公开道歉;(3)今后要保护学生爱国活动。伍知事全部接受学生要求,亲自到崇实中学向全体学生道歉,并到仁济医院慰问受伤学生。不久,学联邀请各界代表监督,将所查获的日货全部焚毁。
事后,宿迁县署向江苏省政府和教育厅报告,指控艺徒学校校长苏墨林、文昌高小校长蔡凤翔、崇实中学教师钱在天、孙光斗等鼓动学潮,绑架校长,冲击县署,要挟地方长官等罪名,要求给予惩处。学联闻讯,即推代表杨海蓬、王理乾向省学生联合会陈述10月15日宿迁学生运动经过。在省学联和宿籍留宁学生奔走支持下,省教育厅派员莅宿抚慰学生,事端暂时平息。然而,到了寒假期间,地方势力伺机报复,以“行为过于激烈”为由,开除崇实中学姚尔觉、陆秉经等20余名学生,并开除女子高小苏同仁等数名学生领袖。
历经半年之久的爱国主义运动,使宿迁广大师生经受了实际锻炼,提高了爱国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确立志向、选择道路奠定了基础。后来,姚尔觉成长为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苏同仁则成为徐海地区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