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杰 蒋君毅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春节黄金周、皂河庙会、元宵灯会等节庆活动取消,个人出游活动冻结,旅游景区景点关闭,旅游业遭遇“寒潮”。首当其冲的是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和小微旅行社,其次是靠人流维系的餐饮、酒店、住宿行业,都遭受了较重的损失。据统计,2019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336亿元,平均每月28亿元,按照年均20%的复合增长率计算,2020年疫情期间损失超过100亿元。
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旅游业仍是永不落后的朝阳产业。当前,尽管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但国内形势稳定向好,旅游业回暖、反弹已是必然。推动我市旅游业迅速回暖,我们要立足于早、着眼于抢,迅速拿出应对之策。
早谋划,抢抓旅游时机
时机不等人,一刻值千金。疫情过后,人民群众经历了漫长的“宅”时光,对于旅游消费有强烈的渴望。对宿迁旅游业来说,三台山森林公园“梨兰会”即将开幕,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等重要假期必将成为旅游旺期。如果不及早谋划,就会丧失旅游业“补损”的大好机会。
一要及早谋划假日旅游。针对五一、端午、暑假、中秋和国庆等节假日,从营销宣传、活动策划等方面提前谋划、精心实施,吸引更多游客。二要及早谋划节庆活动。围绕项王故里、中国酒都、水韵名城“三张名片”,举办好中国酒都(宿迁)文化节、生态四项公开赛、骆马湖马拉松等文体活动,进一步扩大宿迁影响力。三要及早谋划安全防疫管理。引导各旅游主体吸取防疫经验,注意卫生管理、人流控制、智慧化经营。借鉴外地做法,推广“分餐制”“集体就餐公筷制度”,摒弃就餐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的餐饮模式。
早部署,抢占旅游市场
面对疫后旅游反弹这块“大蛋糕”,各地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力争分得“一大杯羹”。我们必须坚持差别竞争,特色取胜,及早部署各项营销方案,争抢更大的旅游市场份额。
一是发放旅游券。参照线上发售平价口罩的形式,分批次向市民发放旅游券,鼓励市民邀请亲朋好友来宿旅游,凭旅游券减免或优惠旅游景点门票,刺激旅游消费。二是加大宣传推介。以高铁沿线主要城市为重点,坚持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相结合,充分展示我市三台山、洪泽湖、酒都洋河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推广拳头产品,借“势”造“市”,营造良好的旅游效应。三是激发市场活力。春江水暖鸭先知,众多旅行社、餐饮企业总能最先感知旅游市场的回暖,要对疫情中遭受重创的这些小微企业延续税费减免、退还质量保证金等帮扶政策,支持他们争取客源、拓展市场,尽快搅动宿迁旅游的“一池春水”。
早安排,抢推旅游产品
疫情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生态与健康,我市作为华东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优越,文旅特色鲜明,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大有潜力可挖。要以游客需求为中心,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出发,开发适合“后疫情时代”的能够凸显宿迁特色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和体验,推动旅游收益最大化。
一要让游客想过来。面对不同消费人群,提前制订营销方案,包装推出面向各类消费人群的旅游套餐。要适应人们对健康、自然的向往,以“生态大公园”“绿色深呼吸”“最美健康城”为特色,对生态观光、休闲养生等旅游活动进行“提档升级”。二要让游客留下来。开发更多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同时要尽快解决旅游运力不足等瓶颈问题,增加旅游客车数量,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推进一日游发展成为二日游、三日游。三要让游客网上随时能来。运用数字智能化手段整合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宿迁“云旅游”,推进旅游纪念品、优质地产品网上销售,方便游客随时游览宿迁美景、领略宿迁风情、享用宿迁特产。
(刘小杰系宿迁市政协委员,工作单位:宿迁学院;蒋君毅工作单位:苏州职业大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