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理照片度闲暇
本来可以非常精彩的春节假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人们不能出门,只能整天待在家里。已经习惯了高速运转的我们,仿佛被按下暂停键,一时有些无所适从;而国务院决定假期延长到2月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闲暇时光,竟然不知道如何度过了。
健康至上,防疫为重;待在家里,就是贡献。无法改变客观,那就改变自己,既然无法领略外面世界的精彩,何不调整心态,在家里尽情享受春节大假?
在家过节,首推的方式是照片怀旧。
美妙的瞬间常被手机镜头定格。美景、美食,新朋、故友,我们追求手机里恨不得上千个G的储存,却几乎没意识到拍下的照片却从没及时整理。现在,泡杯清茶归档一下正当时。
这些年跑了哪些地方?辽阔的草原,风情的古镇,国内遥远的三沙,国外近邻的日本,按去时的时间轴排列,我们会一边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一边对诗和远方充满了新的向往。
这些年交往了哪些人?资本大鳄,技术小哥,有男有女,年龄不一,按交往的频率排列,我们禁不住发现有些已是“熟悉的陌生人”,更欣喜很多陌生人因商务、学习、兴趣爱好等成为熟人、朋友。
这些年做了哪些事?赶写的文案,得意的谈判,数不清的先进证书,工资卡上上升的数字,我们怎能不怀想“成长的烦恼”,更被现在成功的喜悦深深打动。
放下手机、退出电脑,更有怀旧味道的是影集。有多久了,忙忙碌碌的你没有再做新影集,而老影集也没打开好好看看?最想翻看的是毕业合影。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研究生的,博士生的……怎么中间这个家伙这么眼熟,却不能马上想起名字了?校园里的点点滴滴,构成了终生难忘的“青春万岁”。
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他(她)。那个你暗恋过的隔壁班的女生,那个曾经令你伤心难过的人,也许心静如水,也许一丝自嘲,却都是实实在在“生活的滋味”。
最不能忘记的是父母。向前奋进的时候,不要忘了回看操劳半生的父母,照片中爸爸没有想象中魁梧,妈妈的眼角也早已爬满了皱纹。
既然拉开了抽屉,不妨把以前的照片统统找出来,任一张张照片把桌子变成忆往昔的“高地”。一张照片就是一段成长的故事,就是一段美丽的回忆,那些曾被你珍藏于心的往事,再不翻捡出来晒一晒,会发霉的。
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那些珍贵画面,一定会带给我们应对生活挑战的力量。
2
家中遍览博物馆
看展览、赏文物正成为新的出游时尚。对于博物馆控来说,春节期间到几个心仪的博物馆打卡是必须的;而今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春节期间逛博物馆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疫情当下减少出门,只能足不出户在家中网上畅游。
来到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多宝阁”,360度赏析文物的细节和全貌,打开“故宫名画记”,300余幅历代名画任君欣赏,每幅名画还有详情介绍和细节赏析;点开“数字敦煌”,仿佛进入了鸣沙山旁的洞窟中,看法相庄严、飞天曼妙;登录秦陵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兵马俑一号坑利用全景技术组成一幅高达500亿像素的室内全景图,将所有遗迹精细地展现……
游览博物馆、欣赏国宝文物,不再是跨越人山人海只为看你一眼,在家中捧一杯清茶,轻点鼠标进入数字博物馆,就能遍览华夏五千年文明史。
感受了历史悠悠,如果想换换口味,还可以进入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新宁静。100多个传统村落成为数字化的“活态展品”,在江南古村中感受烟波浩渺,在塞北老寨里欣赏大漠孤烟。传统建筑、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中的内容令人应接不暇。有没有哪个古村落令你怦然心动,也许可以在春暖花开时,背上行囊去看看。
逛数字博物馆,眼睛过足了瘾,也不能怠慢了耳朵,许多博物馆、文化机构还推出了音频课程。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听名家大师娓娓道来,眼前可能还不时浮现出刚在数字博物馆欣赏过的文物。坐在家中,古今东西尽在眼前,妙哉!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