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忘初心黄梅情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对花春风里,观灯黄昏后,黄梅悠悠情悠悠……”每周二下午,委婉、优美的黄梅戏旋律就会飘荡在泗洪老年大学的校园。演唱者是泗洪老年大学黄梅戏班的师生们。和一般的师生不同,这里的师生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当中有知识分子、退休干部、退休员工,都是为热爱黄梅戏而聚在这里,而担任教学的老师就是年近8旬、泗洪县原政协常委种爱萍。

种爱萍老师因黄梅戏而享有“苏北小严凤英”的美誉,她那优美委婉的黄梅戏唱腔和她那永远充满笑容的脸庞,使人顿感亲切。教学中,种爱萍老师字正腔圆的教学方法使学员们能较快地理解戏意和演唱技巧,众多的学员慕名而来。

“我跟种老师学习黄梅戏四年了,年轻时候没机会学,老了抓紧时间学些东西,让自己开心开心。”已经80岁的刘朝俊老人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种爱萍,194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员,泗洪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历任淮阴市首届人大代表、泗洪县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四五六届政协常委。现为泗洪县黄梅戏协会会长,泗洪的黄梅戏也因她而更有活力。她先后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国家省市县“三八红旗手”、“优秀文艺工作者”、“优秀党员”、“最佳新女性”、“红旗标兵”等荣誉称号。

种爱萍活跃在黄梅戏舞台上几十年,为黄梅戏的推广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她曾在黄梅戏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打金枝》、《哑女告状》,现代黄梅戏《蝶恋花》、《喻尊侠》等数十部大型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塑造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无论对待哪个角色,她都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不断地观摩人物的特点,体会和诠释人物的形象,便是这样本着对艺术执着的态度才让她演出的每一部黄梅戏都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忘怀。她俊俏的扮相、独特的甜美唱腔、丰富的戏剧表演天赋,在上世纪60年代唱响大江南北,70年代轰动盐阜地区,80年代红遍江淮大地。

在自导自演的《哑女告状》中,她克服重重困难,设计唱腔,舞台调度,场景转换,使全剧大获成功,竟使得黄梅戏大本营——安徽省黄梅剧团十几个演员来泗洪学习取经。

见到种爱萍老师,记者很难看出她今年已近80岁,言谈举止无不透着一股活力和睿智。

“我是徐州人,特别喜欢种老师演唱的黄梅戏,我就是奔着种老师来的。”一位泗洪老年大学黄梅戏班学员笑眯眯对记者说。种爱萍笑着告诉记者,这位已经80岁的王荣启老人就是她的老伴。在黄梅戏曲调中耳濡目染,王荣启老人对黄梅戏有种天生的热爱,因而逐渐喜欢上了黄梅戏。

“我爱好黄梅戏,不仅因为它唱腔好听,乡音浓,而且内涵丰富,每一出戏都有它的警世意义,唱出了人间的真善美,唱出了众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种爱萍老师说起黄梅戏眉飞色舞,仿佛就在舞台上。她认为,黄梅戏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仅有唱腔,还要讲究“唱念做打”。其艺术特点是甜美活泼、淳朴流畅,富有生活气息,这一点不同于北方剧种的粗犷高亢,黄梅戏身段(动作)和唱腔一样要求圆润,不要有棱角。黄梅戏不是为了唱而唱,还要结合身段、眼神,要表达一种情绪,这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塑造角色。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收获了无尽的泪水与汗水、鲜花与掌声。但对艺术的忘我追求使她积劳成疾,不得不从自己的演艺事业高峰退下来,这种无奈与痛苦是常人难以感受的。“梦里的桃花水乡,袅袅歌声随风荡漾。”黄梅戏之种爱萍老师,种爱萍老师之黄梅戏,不可分割,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对黄梅戏有很深的情结。”种爱萍老师坦言,退休后,除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演技和唱腔,她开始不断的推广黄梅戏,并录制各地举办的戏曲节目,在不同的节目中,她演唱着不同的黄梅名曲,演绎着各个不同的角色。无论舞台大小她都认真对待,耐心、坚韧、从不言弃。现在的她更专心致力于黄梅戏的教唱教学,传承黄梅戏戏剧文化,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2006年6月,她和一些黄梅戏爱好者,自发组建了“泗洪县黄梅戏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已经培养了几百名黄梅戏爱好者。

2009年,她又利用泗洪县老年大学这块阵地,办起了黄梅戏培训班,一年两期至今从未间断。

为了黄梅戏,种爱萍挺拼的。2016年7月,由于患踝骨坏死症,脚疼痛难行,她就叫学员们用担架抬到课堂坚持上课。协会配乐师不足,她亲自上阵,仅仅三个月就学会了扬琴演奏。

2015年初,她牵头成立的“城南社区艺术团”,通过演出活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原创黄梅戏《拔菜园》、《十九大精神放光彩》、《泗洪明天更辉煌》……这些一部又一部贴近生活,叫好又叫座的大戏相继演出,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3月,种爱萍带领她的团队举办了一次由全国三省一市十八个社会文艺团体百余名黄梅戏爱好者参加的联谊演出,她演唱的近百首名剧名段,让泗洪黄梅戏再次享誉苏北大地。张崇德将军还为她亲笔题写了“德艺双馨”四个大字。

在台上演绎了百种人生的种爱萍老师,生活中一样马不停蹄。如今,在她的日程里,都是满满的计划和安排:培育黄梅戏的后代,策划演出和编排舞蹈……种爱萍老师感慨地说,她一辈子都在唱黄梅戏,有着深厚的黄梅情结:“我的初衷是想传承优秀黄梅戏文化,这也是促使我成立协会并坚持到现在的动力。”

泗洪县黄梅戏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面对低谷不气馁,面对高潮不懈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的优美唱腔,薪火相传的非遗传承,让黄梅之花在泗洪这片沃土上绽放芬芳。

面对旁人的称赞,种爱萍老师总是谦虚地说:“我虽已渐老但心不老!不断学习,追求进取,充实心灵,活出老年人一份尊严一份精彩。”她的心随黄梅而行,至真至纯。是使命、是责任、是那从未改变的初心。那视如生命的黄梅戏,渗透着她的呼吸与灵魂。是执着、是热爱、是种爱萍老师此生无悔的追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