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崇仁壮大蔬菜产业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抚州日报A版
本报崇仁讯

(伟群、宪东、仁华)入秋后的崇仁县河上镇元家村田野里,水稻在清风下绿波漾漾,阳光下一大片拱形蔬菜大棚闪闪发光,与田间戴着草帽劳作的农户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

大棚内冬瓜苗长势喜人,小白菜青翠欲滴,种植户胡猛正组织几十名工人忙着栽种反季节辣椒苗。“我在海南种了十几年的冬瓜,现在在家里打理这个基地,种的主要是青皮冬瓜、小米椒和螺丝椒,以后还想多搭些棚种蚕豆,春节后就可以把蔬菜卖到上海。”胡猛自豪地说道。蔬菜基地规模从小到大,种植品种从单一到现在的多品类,打破了元家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局,带动了群众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了“产业壮大、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从2020年下半年起,在崇仁县发展蔬菜大县、蔬菜产业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元家村发展了170多亩蔬菜基地,每年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近30万元。

元家村的成功是崇仁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之路。

坚持高位推动,突出政策驱动。该县出台《崇仁县蔬菜生产发展奖补实施方案》,细化连栋钢架大棚奖补等十大奖补政策,落实每年10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和带动社会资金达5亿元。落实1名乡(镇)或部门主要领导驻点帮扶制度,为50亩以上连片大棚蔬菜基地提供跟踪服务。充分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和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率先推出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综合保险产品;崇仁县农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蔬菜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超150个50亩以上蔬菜基地发放设施蔬菜基地证。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共发放贷款5000余万元。

壮大产业规模,增强集聚效应。引导在外蔬菜种植大军、经纪人队伍和有资金的自主创业人士返乡创业。据统计,崇仁县有3万劳动力在外从事蔬菜行业,今年以来,该县共流转土地1.1万亩,动员种植户2000余人次、销售人员100余人次,实现种植户在家发展200余户,种植蔬菜面积8000余亩。同时,与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成立崇仁县蔬菜研究院,聘请省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所长担任院长;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现代技术,建立年供应600万株以上的优质蔬菜育苗中心。今年以来,已育栽种苗400余万株,实现优质苗率95%以上,新品种推广应用率在90%以上;推行技术帮扶制度,每50亩以上连片大棚蔬菜基地配备1名技术员落实蹲点服务,抽调16名技术员组成技术服务团,开展分片巡回指导。先后引进江西力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创新采用“公司+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困难户”“公司+基地+村集体+种植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今年以来,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77万亩,建成50—500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91个,其中500亩以上连片设施蔬菜基地3个。

拓展市场空间,提升经济效益。蔬菜产业要发展,外销是关键,该县发挥经纪人及销售大户的外销纽带作用,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设立直销窗口,开通电商平台、手机

APP销售平台,采取“线上销售”“定点配送”“订单销售”等智能营销模式,全力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去年以来,通过新拓展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喜源、圆点、同能等一批蔬菜种植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电商销售额直线上升。今年以来,全县每天销售蔬菜约20吨。预计今年全县种植蔬菜面积达16万亩以上,产量达37.5万吨,实现产值3.9亿元,示范带动群众2000余户,带动就业1.5万人,人均增收3万余元,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0万元以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