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小网格
汇聚大力量
我市充分运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成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农村,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三级党建网格组织体系,重点结合“五必到五必访”“党员联系户”等活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村民;在城市,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网格(居民区)+楼栋+单元”四级党建网格组织体系,重点结合“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网格党组织或结对共建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最终,形成了一张“基层党委全面发动、党支部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党员全面参与”的服务网络。4月以来,全市共有300余个基层党委、8000余个基层党支部、18万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活动当中。
“非常感谢村里的党员,帮我抢农时务农事,解我燃眉之急。”广昌县旴江镇赖坊村种粮大户程小忠感激地说道。“双抢”时节,赖坊村党支部在了解到程小忠缺乏劳动力后,立即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帮助他渡过难关。
制定小清单
展现大作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推行群众“发单”、党支部“制单”、党员“接单”、上级党组织“核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四单制”。各党支部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时,征求辖区群众的意见建议,摸清居民需求,请群众“发单”;党支部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困难群众帮扶等方面“制单”;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接单”;任务完成后上级党委进行“核单”。同时,各党支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台账,明确办实事具体人员、具体时间、具体情况,并报上一级党(工)委留存备查,对主题党日实践活动表现好的党员,予以表扬;对无故不参加活动或图形式、走过场的,予以批评。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基层党支部已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8万余条,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具体事项清单15万余件,已解决具体问题14万余件。
今年6月,崇仁县残联党支部在共建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时,为残疾群体搭建就业咨询平台,组织20余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士到企业现场参加就业推介活动。最终,有6人当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李杨就是其中之一。他感慨地说:“之前听到这个活动,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工作,现在我也能自食其力了!”
运用小积分
激发大能量
为确保办实事取得实效,我市实行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积分管理制,制定积分管理评定细则,以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以党支部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明确每名有行动能力的党员全年积分应满12分,党员每完成党支部发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中的1件实事计1分。同时,将全市党员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对超额完成积分的党员予以表扬,对没有完成积分的党员提出批评并督促改正。此外,以积分兑换的方式,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党员予以适当奖励。
“之前党支部开展活动时,可能隔一段时间才会开展一次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活动的效果也不一定很好。自从制定了积分管理评定细则、实行积分化管理后,党员办实事的情况要定期进行考核,并且直接影响到其评优评先,党员明显比以前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更加积极、更加用心。”临川区桐源乡大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伟认为在积分化管理机制的推动下,党员为民办实事的实效得到进一步增强。操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