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是中央苏区、红色故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昌是全红县和中央苏区的北大门,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的高虎脑战役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广昌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和重大牺牲,整个苏区时期,全县参加红军的人数达1.54万人,有2万余人参加地方革命武装,2.4万人英勇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达3385人。毛主席曾五次转战广昌,在行军的马背上吟成了饱蘸激情、气壮山河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光辉辞章。
近年来,在这片红色浸染历史荣光的红土地上,勤劳朴实的广昌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赓续苏区光荣传统,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群众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2016年以来,广昌县先后3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先后2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综合优秀县、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优秀县。今年1-6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6亿元,增长13.1%,名列全市第二位;全县财政总收入达7.03亿元,增长22.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3元,增长10.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7元,增长15.4%。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户展示脱贫光荣证丰收莲农感党恩
广昌是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统战部对口支援县、央企华润集团定点扶贫县和江西省统一战线“同心·振兴”示范区。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广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创新举措、主动作为,打好“组合拳”、用足“绣花功”,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和省政府批准,广昌县以综合贫困发生率0.8%,群众满意度97.24%,无漏评、无错退的优异成绩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47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21名城镇贫困群众脱困退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6122.86元增长到2020年的12236.82元,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7年以来,广昌县连续四年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中荣获“好”等次。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县多措并举编织脱贫“保障网”。在产业就业扶贫方面,坚持光伏扶贫与兜底保障相结合、发展农业生产与补助生产成本相结合、合作社扶贫与入股分红相结合、实用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等“四个结合”,至2020年底,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约9796万元,实现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在安居扶贫方面,采取新建改造、C类住房维修、交钥匙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敬老院集中安置“五位一体”方式,全力推进农村土坯(危)房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共实施“交钥匙工程”307户、保障性住房368套、易地搬迁1090户、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200人,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全覆盖。在健康扶贫方面,积极落实“四道保障线”。建立了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及重大疾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县财政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健康扶贫保障体系,严格落实贫困户县域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卡一窗一站”式结算服务,累计为贫困户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用2134万元、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费用1409万元、各级政策补偿金额12993万元,切实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教育扶贫方面,聚焦贫困学生“零辍学”,全面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补助资金4096万元,确保了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在保障扶贫方面,加强了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度衔接,落实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基本社会保障。全力做好脱贫摘帽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制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2019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脱贫质量预警监测机制,有效防止了贫困户脱贫再返贫;建立了精准防贫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消除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现象,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有保障等目标,筑牢防返贫安全屏障。
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溪畔彭田食用菌生产基地广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
广昌县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步伐,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重点,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引擎。工业方面,大力实施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深入开展“双返双创”“三请三回”活动,围绕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深入落实产业链链长制,通过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不断做大总量、做强产业。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出台财政奖励、税收优惠、股改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纵深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实。目前,志特新材料已在深交所上市,灿辉实业有望在香港上市。农业方面,聚力发展白莲、食用菌两大农业特色产业,广昌县获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昌白莲),广昌白莲品牌被阿里巴巴集团评为“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
2020
年标杆品牌”。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期500亩有机珍稀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基地建设、工业园区200亩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和“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产业布局,助推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广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全县白莲种植面积约11万亩,食用菌种植达2.35亿筒。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4家,家庭农场3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三产方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布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旅业态,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高品质打造了高虎脑红色苏区小镇、长桥香花湾、溪畔彭田、甘竹雯峰书院等一批农文旅相融合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启动滨江生态景观带旴江水域水上观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一期项目建设。广昌成为抚州唯一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重点建设区的县(区)。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1个,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4个,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1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1-6月全县乡村旅游人数约80万人次。同时,大力推进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年纳税约1.4亿元,建成了“梦想e谷”电商产业园和建材大市场、农商大市场等一批专业化市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上云企业达81家。
生态建设获得丰硕成果林下灵芝助富路莲农喜采致富莲江西致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广昌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省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省级生态县、省级绿色低碳试点县。近年来,该县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动担负起保护好抚河源头青山绿水的历史责任、政治责任,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农村清洁、治污净水、治污净土“四大”工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广昌样板。该县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农村清洁、治污净水、治污净土等环境保护“四大工程”,守护好抚河源的绿水青山。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入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至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0.24%。同时,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抓好各级各类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四尘”“三烟”“三气”整治,推进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秸秆露天禁烧,稳步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对旴江流域重点河流设定禁渔区(期)进行管理,县域境内主要河流从2021年4月1日至2031年3月31日禁渔,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长年禁渔;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管理,依法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严格管好小(2)型以上水库,守护好一江碧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加大“大棚房”整治及土地和矿山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通过PPP模式,由第三方公司全权负责广昌县境内全部生活垃圾的清扫、收运、处理和日常保洁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办法,确保农村垃圾处理专业化、市场化运维,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引进社会资本实施了总投资2亿元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共建设124个污水处理站,日处理生活污水达9336吨,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2020年广昌县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整县治理试点县。此外,该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着力打通“两山”转化路径,全面推广“两权”、水权、采砂权、收益权、采矿权、养殖权、用能权、排污权等“信用+多种经营权”生态专属信贷产品,探索开发“生态信贷通”产品,全县已完成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款余额21.96亿元,助推了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通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双向转化途径。2020年,广昌县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县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PM2.5全年浓度均值排名全省第五。
城市功能品位不断提升中国莲花景区大景
近年来,广昌县按照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显山露水”的美丽县城总体目标和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一手抓好老旧城区改造提升,一手抓好高品质新城区的建设,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市,进一步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县围绕“一河两岸”城市布局,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总要求,聚焦“一年有提升、两年上台阶、三年进一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目标,以“项目建设提速年”为契机,全面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使城市骨架更加清晰,城市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治理更加有效,实现城市功能、品质与形象跃上新台阶。一方面着力补齐功能短板。2021年,广昌县城规划区范围计划新建和续建包括市政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类、城市更新创新类、环境治理美化类等方面的城市建设项目达64个,总投资达36.4亿元,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出发点,该县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学府路道路、旴江河东岸沿河大道(顺化桥—老河东桥段)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等一批道路改造工程,完成第三幼儿园、图书馆、文化馆、广昌县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同时,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围绕“一河两岸”布局结构,按照“系统规划、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莲乡大道、西沿河路房屋改造立面工程,高标准完成了半岛湿地公园、月亮湾公园、活力湾公园等市民休闲公园,提升了城市沿江沿河滨水湿地生态景观带。结合城市各项新建、改造道路建设项目,对城市入口门户、“一河两岸”主干道沿线及重要节点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城市照明景观,整治宜绿空地,完善基础绿化,实现城市环境面貌新的变化,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此外,积极扮靓市容环境。全面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对县城内各大街小巷清扫保洁“全覆盖”式服务,清理各种垃圾死角,清运各类垃圾及废弃物,使县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质量基本上达“四净”“七无”标准,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全域覆盖”的思路,加快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先后完成了9个乡镇的集镇改造,完善了农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显著提升。
莲花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暨“红色故土
莲映广昌”烟火秀晚会广昌孟戏进景区
赏莲花生态美景、看莲韵古风表演、观烟火秀绚丽绽放、逛名优特商品展销会……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伴着沁人荷香如约而至,一场场文化盛典和经贸旅游活动在莲乡拉开大幕,吸引了八方宾客纷至沓来观光体验莲花生态旅游,感受中国莲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据了解,2021年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采取“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办节模式,围绕“广昌路上新长征,千年莲乡话党恩”主题,主要举办了2021年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暨“红色故土
莲映广昌”主题烟火秀晚会、莲韵古风与民俗文化表演、“我是代言人”乡村直播大赛、名优特商品展销会、媒体采风活动、“鹰阅莲乡”无人机航拍等一系列活动,以此呈现县委、县政府带领广昌人民实施富民强县的生动实践和不凡成就,展现全县人民感党恩、颂伟业、开新局、奋力干的豪迈情怀。7月9日晚,2021年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在“红色故土、莲映广昌”主题烟火秀晚会中璀璨开幕,一束束烟花从县城旴江河畔升腾而起,在城市夜空中惊艳绽放,绚丽缤纷,烟火秀晚会分为“我和我的祖国、听我说谢谢你、礼赞美好新时代”三个篇章,长达20分钟的烟火秀融合了焰火、灯光、背景音乐等元素,用灿烂的烟花映照和开启美丽莲乡新时代新征程,并以此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为现场数万名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饕餮视听盛宴。与此同时,莲韵古风与民俗文化表演在中国莲花景区、雯峰书院、抚河源竹筏漂流等景区接连上演,姚西莲池中,荷花盛放,宛如仙境,《红色摇篮》《茉莉花》《青花瓷》《有你就有花开的未来》等一个个赏心悦目的歌舞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拍照;广昌孟戏、塘坊木偶戏、白莲加工技艺展示、水上花轿竹筏迎亲、抛绣球表演等一批非遗项目和传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古色古香,韵味悠长,不但丰富了景区的文化旅游内涵,也做旺了旅游人气指数,让广大游客们大饱眼福;上百户脱贫莲农在莲池中间摆出了巨型党徽图案,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感恩和热爱之情,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躬逢盛会,宾客如云;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莲花节期间,不仅有来自新华网地方频道的“新华鹰”飞手走进广昌各地开展“鹰阅莲乡”无人机航拍活动,还有来自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融媒采风团记者走进广昌,聚焦美丽莲乡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同时,活力湾广场上名优特商品展销会现场人气爆棚,莲乡广昌的各类特色农产品和美食让八方游客乐此不疲嗨翻天;自带流量的网络带货顶流主播、行摄广昌的文旅网红、全国性电商平台及线下商超巨头采购部负责人纷纷走进广昌各大景点、龙头企业、农户家中开展助农带货直播打卡、旅游推介、商贸洽谈等活动,为广昌的经济贸易旅游产业发展助上一臂之力。本届莲花旅游文化节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莲文化之乡“三色文化”的风采魅力,也叫响了广昌莲花生态旅游品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广昌的对外形象和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广昌路上红色群雕广昌二小党史知识进校园活动驿前镇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助春耕
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如火如荼,为民办实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昌县立足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和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党史中固信仰,在为民办实事中践初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学习载体。广昌县境内红色资源丰富。现有沙子岭毛泽东同志故居、高虎脑战役遗址、广昌保卫战遗址、中革军委旧址、红三军团宿营地、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广昌路上红色群雕园等一批红色遗址。该县坚持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组织全县各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到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龙溪段)、红色群雕园等地,瞻仰革命遗址旧址等,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文化研学活动,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高虎脑红色教育基地创新推出“七个一”红色活动套餐(缅怀一次革命先烈、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合唱一支红色歌曲、聆听一场红色讲解、观看一场红色电影、重走一次红军路、品尝一顿红军餐)等,引导党员干部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饶家堡战斗遗址则推出了“五个一”红色组合拳(穿一次红军服、听一段红色故事、感受一次激烈战斗、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走一次红军路),通过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目前,该县各红色教育基地已接待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达3万人次。同时,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上专题党课、组织专题培训和专题宣讲、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故事资源,将广昌县红色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着力讲好红色广昌故事,整理出了《红军长征前夕的激战》《广昌路上》等红色读本及《一箩铜板》、广昌保卫战、毛泽东五进广昌等一批红色故事,推出红色电影《浴血广昌》、戏曲《红莲花开》节目,录制了《唱支山歌给党听》MV,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感染力;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推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积极组建红色讲师团、上好党史课程、举办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使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提升服务意识,为民排忧解难。党史教育,重在力行。广昌县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课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意识,积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广大群众当中开展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民生需求。同时,组织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和行业实际,聚焦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和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等,精准施策,科学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建立健全任务、承诺、成效“三张清单”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围绕主动参与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保障基本民生、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各个方面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行动,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排忧解难促发展,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开新局的动力,不断掀起为民办实事的热潮。截至目前,该县党员干部共制定任务清单5300多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万人次,解决民生困难问题1万多个,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曾恒贵
何佳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