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的过往比,恐生知足之心;与别人的进步比,当增紧迫之感。把握新发展阶段,抚州具有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具有加速发展的内在需要,具有加速发展的巨大潜力,具有加速发展的改革动力,具有加速发展的迫切愿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等,是抚州强攻工业的重要依托。解放思想、内外兼修,是抚州加快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前外地人对抚州的优质农产品津津乐道,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抚州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也能做得很好;以前外地人说抚州招商引资“捡到篮里都是菜”,现在我们要证明的是,抚州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在择商选资、招大引强上也能做得很好……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动力,工业发展也是如此。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是我们正在不懈努力的一项工作。如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数量翻番;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创新成果数量翻番;如何坚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抓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壮大经济总量增添新动能……这些,都需要我们以行动作答。
打好工业创新发展强攻战,培优培强盘活存量事关根基。盘活存量就要拿出管用措施帮助现有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与困难,引导和激励企业推进技改、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目前,市、县(区)分别制定实施了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政策文件,逐步形成了服务工业发展政策体系,并建立了领导挂点联系帮扶企业机制。这些政策措施,条条都是“真金白银”。同时,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项目,形成集群和规模,企业才会有更好的成长性,产业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崇仁变电设备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南城教育装备产业的异军突起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市委、市政府正致力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在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产业集群上实现大突破。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制定出帮扶的政策措施,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层层落到实处、事事务求实效。
打好工业创新发展强攻战,招大引强扩大增量至关重要。扩大增量就要强化“项目为王”意识,紧盯“旗舰型”企业、“小巨人”企业、行业“领头羊”、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高科技“独角兽”,以最大诚意、最好环境、最优服务吸引客商投资,同时加快园区升级步伐,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突出招商重点,注重产业导向、投资强度和科技含量,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打好工业创新发展强攻战,集约发展提高质量至为关键。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是有限的,落后产能“腾”不出去,大项目好项目就无法落地,还会贻误产业“脱胎换骨”、转型发展的良机,遭遇更大的市场风险。加快工业创新转型,就要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思想,大力强化“亩产论英雄”意识,从准入源头严格把关,杜绝引进“两高”项目、问题企业,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果,确保落地项目投资者有回报、企业有效益、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就要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业,坚决清理圈而不用土地,为发展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腾出能源资源、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就要以鲜明的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大中小微各类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尽快摆脱“干苦力活”“赚辛苦钱”的窘境,努力向“微笑曲线”的高端攀升。
当共识形成、目标既定、路径明确,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快马加鞭,用实干、创新和担当去作出生动诠释。工业创新发展强攻战的号角已吹响,只要顺“天时”以辨趋势、谋“地利”以干实事、聚“人和”以求实效,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推进我市工业创新发展的新步伐。本报评论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