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红
本报记者
邹萍艳
见习记者
戚虹鸿
有着令人艳羡的深厚“家底”,和与生俱来的优良文化“基因”的上饶旅游,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留下了精彩的身影。今年文博会期间,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和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出的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项目颇为引人注目;我市25家企业携各具上饶特色的文化展品亮相,为文博会吹去一阵浓郁的上饶风。上饶黄蜡石作品《东篱采菊》、夏布画作品《滨江之星的窗外》等分获本届展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和银奖,另有两件作品获铜奖。为期5天的文博会,人们邂逅了一个韵味悠长的上饶。
参展企业送文旅大餐
文博会上,参观者戴上头盔似的VR眼镜,来自婺源篁岭的古宅、晒秋、梯田等美景即在眼前铺陈开来。篁岭景区采用眼下最炙手可热的VR技术,720度全景展示婺源篁岭生态民俗村,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体验。
“今年最佳赏花期时,景区就采用了无人机赏花和VR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展示篁岭的美景,受到游客好评,在文博会上,这项旅游与科技结合的尝试同样吸引了参观者的体验和好评。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最美乡村的美景,现场好几家旅行社表示有合作意向。”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董事长吴向阳在参加此次文博会后,有了新的想法,“景区准备引进新的合作项目,让VR技术更丰富。比如打造VR虚拟现实主题乐园,增加景区游客的体验度与参与度,VR虚拟现实跳伞、漂流、VR飞行影院,将让旅游与现代科技更好地结合。”
在8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展位中,白色的棉纸装饰典雅宁静,工匠师傅们正娴熟地利用箪床演示着连四纸抄纸工艺,用棕刷扑墨演示古老的拓印技术。现场演示的连四纸抄纸工艺展示了对濒临灭绝的传统民族民间技艺进行保护、再现。人们对这项古老的技艺和“千年寿纸”连四纸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停下拍照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来自山西大同和河南许昌等地的文化园也向该公司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走出上饶去当地进行工艺展示。
一道道文旅大餐的背后是上饶山形水胜的风光也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对“文化+旅游”有了更多的美好期待。
文化展品展上饶特色
信州区的夏布秀、黄蜡石、石壶,铅山的连四纸、河红茶,万年的珍珠,婺源的翕砚、甲路伞、鄱阳脱胎漆器等众多围绕非遗老字号而衍生出的文化产品,给文博会参观者带来了惊喜,也成为各方游客中意的“伴手礼”。
江西怀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文武单独开设了20余平方米展位,重点推介怀玉砚、夏布画、玉岩石壶等作品。来文博会之前,陈文武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精选了10幅优秀的夏布画作为参评作品。“夏布画不但荣获一银两铜的奖项,更成为人们印象深刻的富有上饶特色的旅游商品,收获了60多万元产品定单。”陈文武认为融合地方文化的旅游商品既能观其表又能意其韵,这样的商品市场魅力大,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
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鄱阳脱胎漆器在文博会上也大放光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鄱阳脱胎漆器工艺”传承人李波生告诉记者,一场文博会下来,他的微信好友多了好些对脱胎漆器着迷的人。“鄱阳脱胎漆器作为一门纯手工民间技艺瑰宝,与景德镇陶瓷、北京景泰蓝齐名,被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中华三宝之一,很多年轻人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传统技艺,了解孕育这种传统技艺的传统文化。”
千余件文雅别致的参展商品成了展示大美上饶形象的良好载体,对于提升上饶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旅融合赢更好未来
“文化+旅游”是本次文博会上饶展区的一大亮点,文化企业和传统工艺传承人通过此次展会,对如何更好地实现文旅融合、更好地传承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思考。
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总顾问张明正表示,“古老的技艺要更好地传承就要产生经济效益,既要有社会效益又要有经济效益。目前已经与相关部门在洽谈合作,希望能制作小型的工艺品,让工艺品变成旅游产品给游客带走留念。同时增加旅游的体验度和参与度,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连四纸,提升游客观光的兴趣。”
文化旅游要融合发展,不是“拉郎配”,而应按照文化与旅游的发展规律而进行结合,既包括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也包括对传统旅游资源的“泛化”。参展的业内人士认为上饶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能带走的要抓设计。要挖掘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形象,推动旅游与文化、时尚的融合,通过有创新性、地域性、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充分展示上饶红、绿、古三色文化,满足游客的纪念目的,提升文化对上饶旅游经济的贡献率;二是带不走的要抓品牌。要针对每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上饶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三清山-德兴(港首)-婺源国家级生态旅游先导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试验区等一批复合型、体验型旅游产品,并融入教育培训、文化节庆等平台,将更多更优质的饶信文化资源向品牌旅游目的地聚集,变为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双赢;三要带得走带不走的都要抓宣传。要用多元化文化手段推进传播,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借助高铁开通,设计制作“上饶味”的宣传片、展示画、明信片,开展多方位、立体式高铁旅游营销;比如通过摄影展等线下方式,完整呈现我市文化景观、历史遗迹、地方民俗等,展示文化旅游景观;比如通过“旅游乐购”、文化商品网上展销等网络平台,拓展上饶旅游产品的知晓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