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银花里寻“金银”女企业家建基地助贫困户脱贫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铅山一名40岁出头的女子,不遗余力在我市创建起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带领贫困户勤劳脱贫;她在铅山县湖坊镇成立贫困残疾人就业协会,让贫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关心、关爱,确保参加协会的贫困户年均增收9000元以上。20年来,她致力于慈善事业不留名,至今捐赠金额47.3万元……她叫任琴仙,江西铅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上饶市“三八”红旗手、上饶市十佳女企业家。

创建10个金银花扶贫产业基地

早上8时不到,任琴仙就在铅山县鹅湖镇塘尾村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忙碌开了。在她的指导下,贫困户们有条不紊的给金银花修剪枝条。

从代理白酒到种植金银花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跨越,任琴仙这个举动是有原因的。任琴仙的爷爷是个中医,她自幼受爷爷熏陶,明白种植中草药的前景和价值,而金银花的用途很广,市场需求很大。任琴仙不到12岁就因家贫步入了社会,为了学习中草药种植知识,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成了她的“随身宝典”。当任琴仙成了中草药种植的行家时,她也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任琴仙回铅山成立了“江西铅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金银花产业扶贫项目,希望带动家乡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4年,任琴仙与铅山县湖坊镇党委、政府签订协议,在该镇西山村承包山林田地500亩,种植白芨、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苗木。

2016年,任琴仙在湖坊镇吴家村龙里建立了130亩金银花种植扶贫基地,采取公司+贫困户+协会的方式建设。该基地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贫困户劳力入股、土地入股。在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的同时,还带动34名贫困户、残疾人就业。2018年,入股贫困户实现人均分红565.7元。

为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脱贫,任琴仙划拨了10亩地无偿提供给贫困户种植,帮助5名有金银花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所有成本由龙里百亩金银花种植扶贫基地负担,贫困户投工投劳,实施日常管理,贫困户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2019年12月,龙里百亩金银花基地被评为上饶市巾帼农业示范基地。

名气大了,慕名而来的就多了。目前,任琴仙已在铅山县湖坊镇、葛仙山镇、鹅湖镇、永平镇、武夷山镇、信州区秦峰镇、广信区铁山乡、煌固镇、皂头镇、大地乡等地建立了10个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余干、横峰等地的基地也在洽谈中。

让贫困户年均收入超过9000元

“任总对我们残疾人太好了!不仅成立了残疾人协会,把我们残疾人组织起来,还照顾我们在基地干活,一年我能赚到9000多元。今年元旦,任总还和县残联的叶理事长带着东西和慰问金来我家看望我!”说起任琴仙,铅山县湖坊镇西山村残疾低保贫困户康歪仔就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为解决更多贫困残疾人就业问题,让贫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自强、自立、关心、关爱,2019年5月,任琴仙在湖坊镇成立了“湖坊镇白芨阳光示范基地残疾员工就业协会”。首批会员吸收了15名残疾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5名。

湖坊镇西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卓是个肢体残疾人,在任琴仙的西山金银花种植基地工作。陈卓不甘于只做简单的体力活,他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很快就掌握了金银花的修剪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也很快上手,成了基地的技术人员,年收入超过2万元。

“任琴仙对湖坊镇的残疾人帮助很大,在基地就业的残疾人达到了46人,每人每年工资保底9000元。全镇61名残疾贫困户每年享受800至1000元的分红。”湖坊镇分管扶贫的党委副书记王璐介绍道。

20年默默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

任琴仙出生于铅山县永平镇报本坊,她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2014年端午,任琴仙发现邻居家的儿媳即将分娩却无钱住院,立马驱车将孕妇送到医院,并垫付住院费2000元。医生说如果不是及时来医院,孩子和孕妇都很危险。如今,邻居家的儿媳只要一见到任琴仙,就会热情地称呼她“恩人。

任琴仙的汽车后备箱常年备有一箱箱的“天堂牌”雨伞,每当雨雪天气碰上老弱病残的行人,她总会停下车子,将雨伞分发给大家。任琴仙已经忘了是从何时开始,但上饶市区渡口批发部的老板却清楚记得,多年来,任琴仙从他店里买伞已经不少于10箱,每箱50把。

从2014年至2019年,任琴仙每年都会定期为广信区董团乡敬老院的老人添置衣物鞋帽,捐赠生活用品,同时为董团乡8位百岁老人奉上1200元红包和生活用品。

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任琴仙为慈善公益捐资捐物达47.3万元。47.3万元算不上很多,但是20年的坚持已经足够将一次次小善汇聚成一条大河。

(陈万民

本报记者

朱晓春

齐小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