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个人银行账户将分三类 功能各不相同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本报记者

贺巍

网络银行、网络理财、手机支付……面对身边层出不穷的支付、理财新花样,原先只能在银行柜台面对面开设的账户已经有点儿“不赶趟”了。央行近日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要求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并加强账户管理。通知明确规定,银行要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并建立账户分类管理机制。

个人银行账户将分三类

央行于2015年12月25日发布了《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对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规范代理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强化银行内部管理、改进银行账户服务等五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明确“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

《通知》规定,银行应建立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及风险评级,审慎确定银行账户功能、支付渠道和支付限额,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以往通过银行柜面开立的账户划为Ⅰ类银行账户,今后开户申请人可通过柜面、远程视频柜员机和智能柜员机等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开立Ⅰ类银行账户、Ⅱ类银行账户或Ⅲ类银行账户。存款人可通过Ⅰ类银行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转账、消费和缴费支付、支取现金等业务;通过Ⅱ类银行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业务;通过Ⅲ类银行账户办理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服务。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不得存取现金,不得配发实体介质。

多了两类账户该怎么用

对于习惯了一种银行账户“包打天下”的市民来说,还真的要好好研究一下Ⅱ类、Ⅲ类账户怎么用。

根据人民银行新出台的规定,存款人可通过Ⅱ类账户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办理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存款人可通过Ⅲ类账户办理小额消费和缴费支付。

“打个比方,Ⅰ类账户就像是老婆用的,什么金融业务都能办;Ⅱ类账户就像是自己用的,只能投资理财缴费不能取走现金;Ⅲ类账户就像是给小孩用的,只能做一些小额支付。”业内人士用这样的大白话“翻译”。

也就是说,Ⅰ类账户是资金进出的“总源头”;Ⅱ类账户与Ⅰ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Ⅲ类账户与Ⅱ类账户最大的区别是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

在新型网络银行凭网上“刷脸”和绑定Ⅰ类账户,可以开设Ⅱ类账户。但在权威部门认可人脸识别技术可靠性之前,单凭网上“刷脸”不能开设Ⅰ类账户。Ⅱ类账户功能拓展至消费和公用事业缴费支付。Ⅱ类账户单日支付额度在一万元以内,但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不限。

有了Ⅲ类账户,消费者进行“闪付”等非接触式支付或“免密支付”时,可以更放心,因为目前设定余额在一千元以内。即是说,如果因为欺诈、遗失造成了损失,最大损失被锁定在一千元。

鼓励网银转账免费

央行在通知中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银行账户服务,《通知》指出,银行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支付服务产品,不断改进账户服务,满足存款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应针对不同的业务处理渠道,制定差异化的收费策略,为存款人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支付结算服务。同时,央行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

此外,关于银行账户的一些非人性化规定这次也得以改变。比如以往规定挂失、密码重置等业务必须本人在柜台当面办理,往往出现危重病人不得不被抬到银行的极端情况。这次明确规定,因身患重病、行动不便、无自理能力等无法自行前往银行的存款人,可采取委托代理或银行上门服务方式办理挂失、密码重置、销户等业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