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四奔五的年纪,正是生活、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身体却也在逐渐走下坡路。如果因为忙碌而无暇重视健康,各种严重的疾病便会悄悄提前找上门。上饶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姜东方和大家分享一下30、40、50、60、70岁,各年龄段的养生重点,希望大家平日里多多注意身体,为了自己,也为了挚爱的家人。
30岁:警惕“四高”
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合称“四高”。
更可怕的是,这些本是老年病,如今却每5名“四高”患者中,就约有一名30多岁,年轻到连医生都想不到……“四高”往往不分家,因此,只要中招一高,就要警惕其他三高来袭。
如何避开“四高”?1、油盐糖吃太多,身体吃不消:三餐要定时定量,少吃火锅、烧烤、麻辣烫、奶茶、蛋糕,多吃蔬菜和粗杂粮,外卖尽量少吃,烟酒也要控制。已出现“四高”的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制饮食方案。2、上下班快走、慢跑,经济实用:预防、调节“四高”,有氧运动最好。快走、慢跑、慢速自行车、慢速游泳、瑜伽、团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每周至少4-5天,每次30-60分钟。已经“四高”的人,运动前提是各项指标比较稳定。可以咨询医生适合什么运动,由专业人士指导,避免发生意外。3、放下手机,好好睡觉:睡眠不足7小时,容易变丑变笨,心情变差,压力也更大,恶性循环。4、定期体检,为自己、家庭负责:记得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血压、血尿酸和血脂。“四高”患者更要遵医嘱,定期自测或去医院复查。
40岁:保护骨关节
40岁是一道坎儿,从此时起,人体的骨量只流失,不增加。
如果不注意保护,就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总觉得身体紧绷,拉筋伸展时,却听到关节发出喀喀声。”“肩膀酸痛,医院照了X光,医生说没啥大事,但肩膀还是酸痛,为什么呢?”“两个膝盖总是疼,都不能正常快走,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了。”
为什么骨关节经常疼痛?1、年纪到了:40岁后骨关节会进入快速衰老期,尤其是女性。2、太胖了:胖到关节不能承受之重。3、运动过量:关节长期受到冲击磨损。4、缺乏锻炼:肌肉力量不足,关节脆弱僵硬无保护。
如何保护骨关节?1、多出门晒太阳:天气晴朗时,每天上午10:00-11:00,下午15:00-16:00,出门晒太阳15-30分钟,暴露40%的皮肤,这样补充维生素D最安全、有效、省钱,有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2、注意关节保暖:骨关节怕冷,空调房也要注意穿厚实一点儿。但“过度保暖”也不可取,如盲目使用护膝保暖,箍得太紧,会阻碍膝关节血液循环,使膝部活动更加困难。3、游泳走路,增加肌肉力量:游泳、走路、靠墙半蹲、打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都可以预防缓解关节炎。若关节已开始疼痛,也不能完全不运动,但要避免登山、爬楼、打球等关节负重运动,以免加剧关节磨损。4、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体重越大,站立时关节承重就越大,步行时关节磨损也更大,胖人一定要注意减肥了。
50岁:重视眼睛衰老
年轻时如果是“鹰眼”——视力表能看到最后一行,那么到了50岁,可能会发现自己视力下降特别快,看报纸手机都模糊。这是因为50岁往后,眼睛开始衰老,若不注意保健,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眼病也会纷至沓来。
如何保护视力?1、少看手机勤眨眼:专业眼科医生建议,每天特意眨眼300次(上下眼皮要碰在一起),可促进泪液分泌,缓解因看手机眨眼次数少,造成的眼部干燥酸涩。2、热敷眼睛:用热毛巾敷眼,或双手掌心搓热捂住整个眼眶。每日3次,每次3-5分钟,有助于改善眼部气血循环,减轻眼部干涩、不耐久视、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3、健康用眼,定期检查:用眼1小时休息一下,青光眼患者不超过40分钟;不熬夜、不吸烟,保持好心情,情绪波动也是急性青光眼的主要诱因。每年做一次眼部常规检查,及时验光和更换老花镜。烈日下佩戴太阳镜、遮阳帽或撑伞,预防因紫外线过度照射眼部而导致的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病。4、按揉“后溪穴”:中医治眼疾,都会用到“后溪穴“,改善视力效果显著。每用眼1小时,将双手放在桌沿上来回揉搓后溪穴3-5分钟,可缓解眼部疲劳。
60岁:爱护心脑血管
60多岁的老人,正是退休享清福的年纪。但如果属于肥胖、四高、吸烟、喝酒、运动不足、爱吃盐的人群,就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假如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及时去看医生: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慌烦躁、左后背左手臂疼痛、四肢麻木、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如何保护心脑血管?1、饮食荤素搭配: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食物,都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要少吃,可以多吃全谷物。但不要只吃素,肉、蛋、水产类都要适量吃。肉类首选鱼虾,其次是白肉(如鸡肉),尽量吃瘦肉。2、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心跳加快,一旦出现胸痛、心悸、晕厥、呼吸困难等不适,要尽快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3、适度运动:平日可以走路、游泳,让心跳呼吸加快,身体微微出汗,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晨起时别运动,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三高人群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常规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检查。吸烟、腹部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高及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都属高危人群,尤其占了其中2种或以上的人,更要定期检查。积极治疗,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减药、停药。
70岁:防跌倒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少都有骨质疏松的问题,平衡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很多70多岁的老年人,本来身体挺硬朗,但一次跌倒后,就会一病不起,甚至影响寿命。
如何防止跌倒?1、家里电线、卷边地毯等绊脚杂物别乱放。2、卫生间安装扶手,湿滑地板及时清理。3、楼梯间不堆放杂物,保证照明充足。4、穿平底鞋,便于行动。5、走路要注意坑洼湿滑路面、脚下宠物。6、多晒太阳可补钙,减缓骨质疏松发展。7、勤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减少跌倒的可能。
(本报记者
桂颖辉
郭淑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