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庐陵欧阳修”胸襟宽广沙溪、上饶、江西皆家乡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建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出生于四川绵阳,籍贯为江西庐陵,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虽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却把沙溪、上饶、江西均视为家乡。他写过一首赞美上饶的诗《寄题沙溪宝锡院》,把沙溪、上饶、江西都作为家乡,写得是点面结合、妙笔生花。诗云:“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该诗大约作于欧阳修五十多岁。这一时期,文忠公仕途顺利。曾知开封府,领衔修《唐书》获得成功。这时候为沙溪宝锡院写诗,自然是意气风发、妙笔生花。

该诗最大的特色是点面结合:

第一,以沙溪古镇为“点”,衬托江西这个“面”。诗的开头便说:“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他开宗明义:为爱江西这个大家乡,才写沙溪这个有代表性的小镇。他爱家乡江西,他要把江西宣传出去,他感到广信府所辖沙溪镇的美好形象足可代表江西。在文忠公眼里,宣传江西不能空对空,要有典型。沙溪古镇物产丰饶,山水绝佳,那片片枫树、丘丘稻花,那名震中外的沙溪夏布,那境界高远的寺庙院僧,足以让他感慨万千,足以代表江西。因此,他便用上饶沙溪这个“点”,来代表江西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面”。他以点衬面,是要让北方人真正了解沙溪、了解上饶、了解整个江西。

第二,以沙溪枫叶的“红”,衬托江西土地的“红”。在该诗中,沙溪“枫叶”红了,深秋来到了,加之是“白水秋风吹稻花”时节,片片枫叶映红了沙溪,映红了上饶,也映红了江西,“红”成为秋时江西的主色调。而此时的北方却是“青林霜日”,霜重土寒,满眼“青”色。江西是欧阳修的故乡,他置身沙溪这个其家乡的一部分,陶醉在枫叶红了的山水乐趣中。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枫叶红了,清澈洁白的溪水,随风飘动的金色稻花,红绿相间,银流金飘,色彩绚丽,动静结合,浑然一体,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秋色图啊。文忠公从沙溪古镇感悟到了家乡的大美,他爱家乡,自然也认识到他有责任向北方人好好宣传家乡。

第三,以沙溪风物美好的“点”,衬托江西“物物佳”的“面”。他选取了沙溪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一是“酿酒烹鸡留醉客”,美好的酒菜让客人欲走不能,热情友好的沙溪人用好客之行动,硬是让一波波远方的客人留了下来。二是“鸣机织苎遍山家”,当时的沙溪夏布很有名气,家家皆有织布“车轮声”,家家皆产夏布,夏布让沙溪古镇锦上添花,文忠公对此特别感兴趣,因为在北宋时期,很多手工业都布局在首都附近,像沙溪这样的夏布专业镇,在北宋并不多见。“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由赞美恬静优美的沙溪秀色转入描述古镇生活的朴实真挚和作坊生产。自己酿的酒,自己养的鸡,拿出来款待客人,完全是田家所特有的风味;自己动手织夏布、兴产业,家家鸣机声,这些都给文忠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他心中,这就是江西的形象。

第四,以沙溪寺庙僧人境界的“点”,衬托江西佛教境界的“面”。该诗是欧阳修写给沙溪宝锡院的,诗说:“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他对这个寺庙的评价很高,认为该寺庙追求的是“无生”之乐,即不生不灭之乐,这个“无生”之乐,正是佛教最高的境界。他认为该寺庙僧人的做法超越了生死,因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这才是最大的快乐。沙溪宝锡院这一山野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沙溪的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山光溪影、稻香枫红,使僧人俗尘洗净,心空性悦,完全皈依于自然与禅宗那完美统一的静美世界。他认为,这正是江西佛教之最高境界。

这首诗,把恬静秀美的沙溪风光和单纯朴实的农家生活、真挚亲切的人情味、寺庙超凡脱俗的真境界融成一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身居高官的欧阳修,没有拘泥于小家乡庐陵,而是把整个江西故土作为家乡,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十分眷恋,并时常向人夸耀,引以为荣。他在赞颂寺院、僧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

读这首诗,总感到欧阳文忠公的独特之处。我读过他的《醉翁亭记》《卖油翁》等作品,近读他的《寄题沙溪宝锡院》,每一篇都不落俗套,都有崭新的视角和创意,读着读着,总让人如痴如醉。文中的山水之秀、文笔之美、意境之高,让人很享受。

作为沙溪镇,作为信州区,作为上饶市,我们读过文忠公的作品、感恩文忠公的宣传,总该做点什么吧:

一是把他锦绣般的诗文做成景观景点。该复原的复原,该打造的打造,目的是借点衬面、以点带面,通过旅游提升沙溪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沙溪、上饶、江西都隆重地推出去。

二是把他似海阔的胸怀学到手、学到家。他看到沙溪就想到江西,他要用以点衬面的方法宣传家乡,这种大局观、点面观很值得我们学鉴。

三是把他对沙溪古镇的认识境界铭刻在心。读他的诗,好像他就是个沙溪人,他对夏布特产、沙溪风景等都了如指掌,而且都有所感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

可敬的文忠公,可爱的文忠公,你的文风、德风,山高水长;你的诗文、情意,真真切切;你的胸怀、视野,大而无边;你对上饶的赞誉,以点衬面,点秀面新。仅以此文,写我所敬,写我文忠公,写我赣鄱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