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伊始,万物复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这时人们会出现一种逆反现象,感到困乏没劲,提不起精神,这种懒洋洋的现象叫“春困”。春眠为何不觉晓?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副院长汪玮介绍,春困是人体对春季气候的一种正常反应。缓解春困,市民要注意清淡饮食,多运动。韭菜、春笋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要保证睡眠。
多做户外有氧运动
在春天,人们要起居有常,晚上不要过于放纵自己,养成起居有规律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助于气血的修复和脏腑功能的调和。每天中午最好能够午休半个小时,以养精蓄锐,缓解压力。汪玮告诉记者,犯春困的原因之一就是春季人体阳气开始旺盛,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加大,大脑供氧减少所致。因此,春天多出去走走,到大自然踏青,给大脑补充点阳气。
汪玮说,沐浴在阳光下,有助于升发人体阳气。接触充满生机的草木,心情也会舒畅,还可以缓解压力。另外,春天多做户外有氧运动,改进血液循环,也有助于解春困。
多吃韭菜大蒜和春笋
解决春困,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春天可以多吃些韭菜炒虾、韭菜炒蛋等,多吃点大蒜,应季的春笋也不错。”汪玮说,食疗也是解决春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春天主要是护阳气升发,韭菜在中医药典上有“起阳草”的美称,有辛辣助阳,促进升发之功效,使人精力充沛、容光焕发。竹笋有舒解郁滞和消除痰湿之功效,竹笋和大米同煮粥是春季清淡佳肴。
另外,市民可以适当多吃些碱性食物,因为在寒冷的冬季由于人们的运动相对减少,且往往又进食较多的鱼肉等肥甘厚味之品,容易使身体变“酸”,从而使人容易产生疲惫无力、头昏嗜睡等症状,所以到了春天,多吃一些偏于碱性的蔬菜和水果,如马铃薯、香菇、洋葱、茄子、萝卜、花菜、藕、南瓜、苹果、梨等,可中和人体内的酸性产物,能有效地缓解春困。
哪些人容易犯春困
人们为什么容易在春天犯困?汪玮解释,对于中医来说,春困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一种现象。
在冬天,人体的阳气内藏,皮肤表面气血向内流向大脑和内脏;进入春天后,万物复苏生长,人体阳气同样开始向上向外升发,人体随之呈现气血向外之势。此时皮肤的毛孔舒展,体表气血增加,而供应大脑的气血则相应减少,类似于大脑缺氧,于是人们便会出现懒洋洋、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汪玮说,在冬春季节转换的时候,如果本身气血两旺的人,自然能适应这一转变,气血从“内藏”转为“升发”,就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但如果本身血气不足,如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者,就容易出现春困的症状。因此,爱熬夜的“气虚族”和爱发脾气的“肝火旺族”都容易犯春困。
气虚多为脾气虚、肾气虚,表现为舌质白嫩或舌质淡胖,可以看到齿印。汪玮指出,人经常熬夜,睡眠不好,耗气伤精,加上进食油腻食物,很容易导致脾虚,即消化功能变差,不能运化人体水湿。而水湿反过来又加重脾虚的症状,湿气困脾,人体阳气不能升发,就加重了春困的症状。
另外,肝火旺的人也容易犯困。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旺、脾土伤。肝旺使得血液耗散于外,导致脾胃供血不足,脾虚日益严重。脾虚导致化生血气不足,食物消化不完全,体内湿浊寒气堆积。简单地讲就是,肝气过盛就会伤了脾胃。
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其体内代谢也会受到影响,进入体内的水分均不能很好地代谢,以至于水湿在体内增加,会引起晚上失眠、白天嗜睡的症状。所以,春季要健脾胃,慎动肝火。如果平时肝火偏旺,有易急躁、心慌、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在这个时候也容易引起困乏。
解春困,勿依赖浓茶浓咖啡
春困就是想睡觉,那人们多睡觉是不是就可以了?
汪玮说,春困不是真的缺觉,而是因脾虚或者血气运行不佳所致。所以,绝对不是多睡觉就能缓解春困。
汪玮表示:“在春季,越懒得动越困顿,越睡会越困,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实际上,运动应该是最好的祛湿和升发阳气的办法。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室内,身体很少流汗,如果去慢跑、健走、做瑜珈、打太极都可以改善人的代谢功能。其实任何‘有点喘、流点汗’的运动,都有助气血循环,促进体内的水分代谢。”
汪玮特别提醒,有一部分人群在犯春困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喝浓茶喝浓咖啡的方法提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汪玮说,平时不喝咖啡浓茶的人,突然喝咖啡浓茶,会导致晚上该睡的时候睡不着,很容易打乱生物钟,影响正常的睡眠规律。而对于那些习惯了喝咖啡的人,出现春困,喝咖啡也解决不了问题。另外,浓茶、浓咖啡伤身,尤其对脾胃虚弱者伤害更大。而且春天提倡饮食清淡,少吃重口味、肥腻、黏稠、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本报记者
韩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