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铅山让“生态底色”靓起来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徐叶茂

丁铭华

本报记者

蒋学华

文/图

核心导读

“环保警察”勇破执法“软肋”;编制规划为生态修复“指路”;生态产业孕育发展新动能……在巍巍武夷山脚下,一座崭新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在兴起,铅山以“环境革命”为牵引,以绿色发展为路径,重绘生态画卷,推开“文明之窗”,用靓起来的“生态底色”屹立于信江河谷城镇群之中。

数读生态

森林覆盖率为74.25%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

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乡镇万人千吨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53%

生态名片

全国林业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江西省森林城市、江西省园林城市、江西省森林资源保护先进县、江西省第三批生态文明示范县、江西十佳生态新城、江西省首届十大人文魅力县

从环境整治到环境革命

巍巍武夷山,滔滔信江水。作为江西四大名镇的铅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前些年,非法盗采河砂、非法冶炼金属、非法直排化工废物等破坏环境资源的问题日益凸显,环保案件频发。

为破解环保领域现场执法难、调查取证难、案件处理难等“老大难”问题,铅山县大胆创新实践,于2017年1月17日成立了全省首支环境和资源犯罪侦查大队,专门负责全县破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污染环境类刑事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理,协助有关部门对破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污染环境类行政案件进行查处。

“有人在信江河用大功率的电瓶电鱼!”今年2月3日,“环保警察”接到群众举报,随即在信江河流域加强巡查。经过近7天的蹲守,终于发现了违法捕鱼人员。“以前是农业部门发现违法捕鱼人员后,罚款数百元,便放人。因为打击力度小,屡禁不止,现在是公安、农业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触犯法律的人员及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再也没有人在信江河里电鱼、毒鱼等违法捕鱼了。”6月12日,“环保警察”张琦告诉记者,仅2019年,该县环侦大队共办理16起案件,其中刑事案4起,刑事拘留7人;行政案件12起,行政处罚28人,拘留5人,配合行政执法79起。

由环境整治到环境革命,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铅山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环保警察”推动了涉环境犯罪由“宽松软”打击向专门化治理的成功转型;组建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中心,用集中领导、集中办公、统一行动的方式,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领域信访投诉调查处理和执法工作;组建工业园区环保工作站,加强了对园区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有效遏制企业非法排放行为。

从生态修复到生态共享

修复后的惠济河水清澈、荷叶碧绿,两岸小草青青,绿树成荫,每天有许多市民走在小桥、立在亭子里欣赏满眼景色;新建大型停车场9个,解决了城市停车难、乱停车现象;目前,属于城市道路修复工程的滨江大道正在改建,为打造河口古镇旅游布局……

2019年,铅山县编制了《铅山县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规划》,为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启动了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永平、汪二、篁碧、太源防洪工程已建成。同时,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完成退化林修复1.26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封山育林0.55万亩,植树造林0.42万亩;全县湿地保有量5821.16公顷,铅山县宋家源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完成26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综合治理,修复矿区面积41.22公顷。

生态修复,百姓共享。该县还积极实施绿色共享工程,河口大道、外环路、复兴南路、龙门东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鹅湖大道西段全面完成,城西农贸市场等项目有序推进,惠济河、清湖河环境提升工程已开工;实施了铅山县文化中心景观工程、城西铁路桥下绿化工程、铅山南高速出口绿化工程、九狮桥头景观提升工程等绿化及景观提升项目;进一步美化了城区环境。铅山县并推进秀美乡村工程。仅2019年在475个村庄实施秀美乡村建设村点721个,打造了一批秀美乡村精品示范点。大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铅山县英将乡部分)正在推进,启动了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均达100%。

从生态建设到红利释放

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让铅山走出了保护、防治、修复齐步的发展路子,不断开启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征程。

做强生态工业,以绿色低碳为路径,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引进金属非金属材料产业类项目4个、先进制造加工类14个、新能源产业类2个;江西金汇铜业有限公司、江西屹立铜业有限公司、上饶市中帆金属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完成技改,生产工艺得到优化。同时,该县的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资源循环产业加快形成,宁能生物质发电项目、鼎鑫金属年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思远环保再生资源等项目建成投产。

做优生态农业,重点围绕有机水稻、河红茶、红芽芋三大传统品牌,加强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三品一标”产品在部省级监测中合格率达100%。铅山县的林下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455万亩、产值达到9.3亿元。此外,该县做大生态旅游业,葛仙山景区酒店内饰工程、景观工程、龙井水库建设等项目已经建成;鹅湖紫竹林绿乐园一期项目已建成并营运;铅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在进行详规设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增长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8.5%。

2019年,该县新增13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2家;关闭煤矿2家,化解煤炭落后产能18万吨;红芽芋种植面积14.6万亩,河红茶种植面积9.5万亩;稻虾共作产业基地1.2万亩;新增绿色农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2个,全县“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77个。

如今,铅山的天变得更蓝了、水变得更清了、山变得更绿了、风景就变得美了、鸟儿越来越多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