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佑中学:硕果满枝头盛誉传赣鄱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天佑中学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之一。其前身是以朱熹的号命名的“紫阳初级中学”,始创于1924年,1938年改名为“婺源县立中学”,1958年易名为“婺源中学”。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婺源二中”。为纪念祖籍婺源的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科学家詹天佑先生,激励青少年求知报国、勇攀科学高峰的壮志,1993年11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天佑中学”。学校于2007年8月整体迁入由政府全额投资建造的新校区,新校区地理条件优越,环境幽雅宁静,占地200余亩,教学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6779平方米,教学、运动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新校园的设计将婺源徽派古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将自然美与人文美集于一身,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以“求知、求实、求新”为校训,坚持“规范管理、重在落实、贵在坚持、严在问责”的管理原则,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究细化中学的教育目标,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创办省示范性重点高中。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近年来生员结构的变化,学校经过多层次、多方面调研研究,决定结合婺源旅游业发达、茶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旅游产业、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把普职融合作为学校开展特色发展试验的方向。2012年10月,在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区)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逐渐在高二、高一年级开办茶艺、导游两门普职融合特色课程。这两门普职融合特色课程采用第二课堂的模式,大班级制,编成茶艺、导游两个班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报其中一门特色课程参加学习。

学校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本,青年教师的培养又以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先,通过“老带新”、师徒结对、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在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探索,培养了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他们专业素养的提升,以此来带动这一群体的整体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主要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教法进行探讨、交流,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课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活动,使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生动活泼。一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多媒体课堂比武,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是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主要手段。这些务实之举,为天佑中学的发展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氛围。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关爱学生,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学校始终把班主任选拔﹑培养放在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地位,精心培养一支开拓进取的班主任工作队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广泛开展行为习惯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促进学生将养成教育由外在形式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入学教育﹑新生军训﹑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等方式,集中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评选“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好人榜”、“文明班级”等活动,如今,学生遵纪好学,讲文明、懂礼貌的优良风气已蔚然形成。

学校一直坚持推行素质教育,鲜明地提出了向素质教育和课堂效益要高考质量的口号。坚持全面推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和谐发展。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来抓,把智育作重点抓,把体育和美育作特色来抓,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普法先进集体,在全市中学生篮球赛和市中学生舞蹈、演唱比赛多次获得好成绩,2013年获评全市“先进学校”,2013年被婺源县政府评为“婺源县首届书乡名校”。

(记者

陈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