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欢
夏天,和三五好友去大排档吃夜宵是不少市民的选择。然而,记者近日走访了饶城多家夜宵大排档,发现这里面存在大量的食物浪费,简直成了“光盘行动”的盲区。为此,不少市民借此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崇尚节约、反对浪费,莫让夜宵大排档成“光盘行动”的死角。
走访:夜宵大排档浪费严重
6月20日晚上10点,记者来到三江南大道,此时正是吃夜宵的高峰期,因周边有大学、医院及多个居民区,道路一侧十几家大排档灯火通明,碰杯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你们就坐这里吧,我马上收拾桌子。”记者来到一家大排档,其老板招呼道。记者发现,上一批客人刚结账离开,桌上剩下近半盘炸鸭头,还有盘辣椒炒肉几乎没动。
环顾这家排挡,记者注意到,还有一张餐桌上也存在浪费现象,其中余下最多的是米粉,剩下足足半份之多,且有两个饭碗里还有不同程度的米饭残留。正在就餐的小杨告诉记者:“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好多同学都要回家或是出去做兼职,所以趁这时候,我们就多聚聚。一般到了这里,都是以放松为主,实在吃不下就只能浪费了。”
接着,记者来到凤凰大道。在一家夜宵大排档内,服务员正忙着收拾桌子,记者注意到,排档里面6张餐桌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有的盘中还剩下一大半,个别菜甚至只动了几筷子。该大排档老板告诉记者,一般在客人用餐完毕后,他们都会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打包,但不少客人选择不打包,最多只会加一份特别喜欢的菜带走。他们每天处理的剩菜剩饭等大约有数十公斤。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东门路、茶圣路等地的不少夜宵大排档,发现没有一家排档有提醒不要浪费的标志牌,一些顾客用餐后,桌上也剩下不少菜,店家对此也是见怪不怪。
原因:浪费多半源于好面子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夜宵大排档就餐过程中,浪费多半源于好面子。位于凤凰大道的一家烧烤店老板舒先生介绍,4个人以下的人在一起吃饭时,浪费现象较少,但一遇到人多聚餐时,浪费现象就比较严重。人数多,客人不好掌握食物量,点的菜少了怕怠慢客人,自己丢失了面子,因此,往往会点很多菜,导致出现浪费。“很多人在吃夜宵之前,可能才刚吃完晚饭没多久,这个时候去吃夜宵,肯定会出现餐桌上的浪费。”市民陈女士对记者说,一般夜宵大排档的菜品价格都不贵,且分量足,这也是造成浪费的原因之一。
而市民王先生表示,造成浪费的还有个原因就是,有些点菜的人对“量”把握不好,不清楚每份菜的量究竟有多少,于是抱着“少点不如多点”的心态点菜,导致“眼大肚皮小”,所点菜品数量过剩。“如果是熟人的话,剩下的菜比较多,会考虑打包。但是如果不熟,打包起来,总感觉怪怪的。”王先生说。
“有的时候对菜品和味道不是很了解,所以导致点的菜实际口味与理想不符,这样会造成浪费。”市民小李对记者说,前天晚上她与同事加班到晚上十点,因未吃晚饭,两人便相约到公司附近一家新开的麻辣小龙虾餐馆吃夜宵,“结果那个小龙虾烧得太咸了,我们还剩下一半多,最后也不愿打包带回家了,只好浪费。”
呼吁:莫让“光盘行动”有死角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厉行节约,但夜宵大排档似乎成了“光盘行动”的盲区。市民肖女士对记者说,减少夜宵大排档的浪费,主要还是得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节约尚俭的氛围。“如果身边每个人在夜宵摊就餐时都能够按需合理点餐,杜绝浪费,那么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减少此类现象的继续发生。”
肖女士说。
“我觉得夜宵摊经营者应该在引导顾客理性消费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有时候一道菜配饭,就可以让两个成年人吃饱了。可对我们顾客来说,都想多尝几种口味,所以希望经营者能根据客人的多少,相应地增减菜量。”市民陈先生说,“顾客的饭量有大有小,经营者还可以推出半份菜,或是根据大小碗分类销售,既能为食客提供更多选择,争取更多回头客,还能减少浪费、降低经营成本。”另外,市民秦女士认为,夜宵摊经营者还可以对一些可能存在浪费的消费者进行一定的提醒,培养大家的节约意识,让“光盘行动”不留死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