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饶市环保局加大对全市环境治理力度,严格对项目的环评把关,2017年1-8月,否决了25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不当、布局不合理、严重污染环境和造成生态破坏以及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隐患的项目。同时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力度。
一、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治理、中小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工作力度;稳步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多次组织人员赴各空气自动站点进行实地调研,对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站点周边2公里范围内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场所、餐饮和烧烤油烟等污染源的排查工作。专题分析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变化情况,建立空气质量应急预警机制,创建了“空气预警应急微信工作群”,每天发布城区头天的PM10均值,每月初发布上月PM10、PM2.5均值和空气优良率以及完成PM10考核目标下步要达到的限值。当空气质量出现异常或明显高出控制值,则及时预警,发布小时均值和变化趋势,群内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应急工作。
二、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一是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目前我市有12个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33.5万吨/日,12个污水处理厂均正常运行,其中,有7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均超过132mg/L。在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进度方面,省政府重点扶持的9个县(市)污水管网建设总投资8.07亿元,建成管网342.9267公里。二是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全市有13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其中省级以上有11个),设计总规模11.6万吨/日,总投资5.4亿元。目前有9个正常运行,1个试运行,3个未运行;8个已完成在线监控装置并环保部门联网。三是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步伐。中心城区有3处黑臭水体,分别是:三江排涝站调蓄池;水南排涝站调蓄池;解放河水系。目前三江排涝站黑臭水体治理计划今年10月开工,水南排涝站调蓄池黑臭水体治理立项先期工作和建设规划前期初步审批已完成,解放河水系经整治,已消除水体产生黑臭的根源,有效消除黑臭水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四是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依法关闭或搬迁步伐。全市完成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的“三区”划定工作,171家未配套建设治污设施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完成整改,依法对禁养区内的136家畜禽养殖场进行了关闭或搬迁。五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我市婺源县14个建制村、余干县7个建制村、鄱阳县10个建制村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获得中央资金2425万元。目前余干县已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完工。婺源县、鄱阳县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工程建设。六是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步伐。全市入河排污口共103个,经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整治,关停、封堵或并入污水管网等共67个,需完善设置论证手续共36个。截止8月底,36个需完善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手续均在设置审批中。
三、土壤污染防治稳步开展。一是编制工作方案。按照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编制了《上饶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启动全市土壤污染详查;二是申请专项资金。近几年,该局争取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6555万元,其中用于乐安河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8577万元,加大了重点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对所有涉重项目遵循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区域平衡”的原则,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监督执法,建立涉重企业特征污染物日监测制度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每年向社会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重点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最大限度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排放。
四、污染减排积极推进。据测算,我市今年化学需氧量及氨氮减排目标分别需较上年下降0.9%及0.8%,分别需削减2582吨及342吨。及时印发《关于编制报送2017年度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重点从工业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治理及违法企业关停等方面,将水污染物减排任务分解到23个工业污水纳管项目、17个水结构关停项目、1个工业污水治理项目、24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29个畜禽养殖场项目及4个非重点水减排项目上,预计全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498吨,氨氮610吨。2017年上饶市黄标车淘汰任务是7502辆,占全省淘汰任务数的14.55%,淘汰任务位居全省第二。截至2017年8月31日,我市共淘汰黄标车共淘汰7165辆,完成年度任务95.5%。(吕凤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