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珊兰
文/图
这段时间饶城的气温骤然下降。伴随寒冷冬季的到来,消费市场反而迎来了小旺季。近日,记者在市区走访发现,市民的衣食住行都因温度变化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防寒服饰热销,干洗店生意火爆,取暖物件受宠等等。
冬装、保暖小件热销
近日,记者在各大购物广场、百货等商场看到,夏天的短袖被薄厚不等的毛衫大衣代替,各种冬季服装、保暖内衣、毛绒拖鞋等都占据了显眼位置。为了御寒驱寒,购买各式保暖性能好的外套、棉被、靴子、保暖内衣等服饰类商品俨然成了时下的一股潮流,让饶城的大小商场出现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一家女装店的员工介绍,气温降低,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就直接多上了很多款冬装,“最近生意的确是好,冬季新款一波一波的上,进货也累得够呛。”而在某大型超市的家居用品区,超市则特意设立了棉被专卖区。“提花被套、磨毛四件套、珊瑚绒毯等比较畅销,颜色亮丽温暖,卧室看着暖暖的。还有不少市民购买蚕丝被、鸭绒被、大豆被等,轻薄保暖。”导购介绍说。
在步行街的某品牌保暖内衣专柜前,前来询问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销售人员不时从柜台下的储物柜里拿出新衣服给顾客看。销售人员小张介绍,“从上周开始,客流量大幅增加,尤其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客流量特别大。每天的销量大约是前段时间的两倍。预计,这种销售旺季势头将持续到春节前。”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像帽子、围巾、手套、保暖鞋等小件防寒衣物也逐渐开始热销。在一些小店里,这类御寒“装备”很受欢迎,一家店主告诉记者,15元左右的手套以前几乎无人问津,但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选购了。
天冷干洗店生意升温
连续几日,天气越来越冷,身上的衣服也越穿越厚,与越来越冷的气温相比,干洗店的生意却越来越好。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干洗店生意十分火爆,干洗店内衣服挂得满满的,来送衣服洗的市民也络绎不绝。
“天气冷了,羽绒服、毛大衣都穿上了身,但是这些衣物大多不能水洗,只有送到干洗店去洗。”市民李华芳说,每年天冷时,都要将西装、西裤、大衣这些不好水洗的衣服拿来干洗。“很多冬装自己洗容易变形,还是送到干洗店让专业人士打理比较放心。”李华芳告诉记者。
11月21日,记者在恒基城市广场的一家干洗店发现,店铺里仅有的两层衣架上挂满了洗好还未取走的衣物,干洗店工作人员忙着折叠、熨烫已经洗好的衣物。“天气冷了,洗衣物的人越来越多,这段时间的生意要比前段时间好很多,平均每天都能洗几十件衣物。”该工作人员说,送来干洗的大多是西装、羊绒大衣等价格较贵、清洗麻烦的衣服。
据了解,干洗衣物根据不同材质、大小收费不一样,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把“温暖”带回家
随着寒冷天气的到来,一些市民已经琢磨怎么样把“温暖”带回家,开始选购取暖物件了。在步行街,记者发现一些店里已经摆出了各种图案和造型的暖手宝。据一位店主介绍,因为暖手宝实用小巧、造型可爱,价格又实惠,很受女生喜爱。在赣东北大道上的某电器城一层摆放着的大大小小各种取暖设备一共有10多个品种。该商场销售人员王女士说,卖场从10月下旬开始销售取暖设备,近几天降温后,销售情况才开始好转,“一天卖四五台不成问题。”王女士说,不过,目前这只是“打前战”,真正的销售高峰还没到来,“预计高峰期将在12月以后。”
11月22日,记者在市中心城区的各大超市,看到保温杯占据着茶杯区域的大半的位置,不停地有顾客来挑选保温杯。“在寒冷的冬天抱着杯子喝热水可以说是一件特别温暖的事,我要挑一个保温性能好些的。”正在挑选保温杯的饶城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据超市销售人员介绍,自11月份降温以来,保温杯等产品的销量一直稳步上升。“每年天气一冷,保温杯这些产品就会卖得特别好。冬季喝上一口暖暖的饮品,既能给身体提供热量,也能保护肠胃健康。”销售人员介绍道,“目前卖得较好的保温杯大多容量在300ml至500ml之间,以便于携带的款式为主。同时设计时尚、颜色鲜艳的杯子更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焖烧杯、养生壶等保温产品在冬季也是备受追捧的生活用品,在寒冷的季节为人们带去温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