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
袅
当灯光熄灭,电影开始,那些关于爱的往事及对爷爷奶奶的思念如潮水,瞬间冲破记忆的大门,汹涌而来。
欢快的配乐中,主角小男孩米格尔的家族成员一个个亮相。逝去的,被供奉在万寿菊簇拥的祭台上;活着的,聚在一起各忙各的活计。这个背负着大家族光荣与梦想的小男孩最喜欢干的事,是和太奶奶可可毫无负担地玩耍。得了阿兹海默症的太奶奶安详地坐在轮椅上,老态龙钟的脸上露出的是婴儿般不谙世事的天真神情,尽管她对米格尔的热情没有一丝回应,米格尔却始终自得其乐。
白发苍苍的太奶奶,抿着嘴眯着眼淡然地笑着,那神情一下就击中我心,我感觉那分明就是我亲爱的奶奶,是离开我们好几年的奶奶,她又在眼前,这样活生生的,仿佛触手可及。此时,小朋友们正被米格尔的淘气感染,发出愉快的笑声,而我的眼泪就这样毫无防备地决堤。
鲜艳的万寿菊的花瓣桥连通了两个世界,“亡灵节”的晚上,亲人们不再阴阳两隔,被思念的人可以重返家园。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想象。而承欢爷爷奶奶膝下的日子,就这样随着剧情一幕幕重现。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贯穿始终的音乐如泣如诉,让人沉醉也让人心碎。其实,爱的记忆一直都在,而离去的亲人他们也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是的,哪怕因为柴米油盐因为工作压力因为各种琐碎胶着疲于奔忙而不小心掩上了思念的门,可是,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某个和风轻拂的日子,福至心灵,他们亲切的笑容就会再次浮现。上个星期六去乡村采风,雨后初晴,阳光暖暖,去竹林的路旁,一树鸡冠花“倾艳为高红”,黄澄澄的菊花笑得那么灿烂,几盆太阳花慵懒地伸展着细茎。花儿们闪着熟悉的光芒,这个场景立马就和记忆中的花园契合,于是,时光机自动把往昔代入。彼时,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置身于爷爷奶奶开辟的小花园,看到年幼的姐妹俩在研究地上的蚂蚁,精神矍铄的爷爷在屋子里读报,风韵犹存的奶奶在深情地唱着老歌,那时阿兹海默症还未来打扰她。那般岁月静好,仿佛不曾有生离死别。
而眼前,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米格尔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受阻,与最最亲近的家人发生了严重冲突,因为他的太奶奶的爸爸,也就是他的曾曾祖父为了追寻音乐的梦想而抛妻弃女,使得这个大家庭视音乐为诅咒,成员都不允许动靠近音乐的念头。“我不想要有这样的家”,不被理解没有支持的米格尔痛苦至极,狂奔着离家而去。然后阴差阳错地闯入了亡灵的世界。
米格尔狂奔的时候,我很庆幸,自己在足够多的爱和包容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因为老爸在外求学多年,所以我打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奶奶是妇产科医生,在她温柔的双手里我第一次感知了这个世界。因为是长孙女,又一直体弱多病,所以多得了长辈们许多的爱,可能也因为此,他们对我的期待就限于健康成长就好。奶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我捣鼓各种营养品企图把我养肥来,可始终不见一点成效,不过她依然乐此不疲。作为校长的爷爷和作为医生的奶奶没退休之前,不是很有空来管我和妹妹的学习,后来退休有空了,看我们小模小样不像个坏孩子,加上奶奶爱上了打门球,爷爷得陪她一起运动,于是在教育我们的问题上就达成一致——让我们像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一样顺其自然地生长,所以就没有给我们设定什么人生目标,规划什么成长路径。
那时最开心的就是放暑假了,没有繁重的作业来挤占我们的快乐,我们和住在学校大院的其他同龄的教工子女们整天在校园里上上下下疯跑,或是去清粼粼的白塔河里撒欢。当然,爱读书看报的爷爷为我们订的《学生之友》,为他们自己订的《中国广播电视报》《老友》《故事会》等报纸杂志也是我们消遣的“点心”。最愉快的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追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译制片的春天,醉人的情节加上迷人的配音,主角们颜值都很高的译制片温暖了渴盼外面广阔世界的小女生的心。一部又一部三观端正又细腻感人的经典好片,就在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抹着鼻涕眼泪中满足了我们对世界的美好想象。
寒假的记忆则和美食、团圆凝聚在一起。爷爷虽是“笔杆子”,美食却也做得超级好。香肠、沙琪玛、芝麻片这几样独家美味所散发的香气,以及过年时一大家子围坐一桌吃得热热乎乎然后就幸福得一塌糊涂的感觉,是任时光如何流逝都无法从我心里洗刷掉的。爷爷年轻时长得玉树临风,即便在我们出生后,也还是个自带光芒的人。这光芒在他照顾生病的奶奶、为我们做美食时特别动人。长大一些后,过年前便帮着一起做沙琪玛、芝麻片,熬糖、压模、切片,屋里热火朝天,笑语融融,寒冬就这样被我们关在屋外。
爷爷好静,平常不太给我们灌输什么大道理。直到有一次我说了一句话,爷爷忽然发现我已经是个有觉悟、可以交流的“大姑娘”了。那次不知是不是因为多看了两眼《红楼梦》,“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老在脑海里盘旋,然后和爷爷说话时,就脱口而出。是因为什么事要讲这句话不甚记得,只知道当时主要是想宽爷爷的心,抒发下不必为我们操心这样的主题思想。这话应该讲得深得他老人家欢心,还记得当时爷爷眼睛一亮,眼神立马生动了许多,现在想来那闪亮的那生动的应是一种找到“接班人”的喜悦吧。于是爷爷拉开了话匣子,和我谈了许多。于是我了解了我们家族更多的历史。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我的爷爷和他的弟弟成功地做到了。虽家境贫寒,但在太奶奶奋力与命运抗争中,爷爷两兄弟读上了书,师范毕业后,他们成了县里有名的两支“笔杆子”。小爷爷后来去了大城市当记者,多才多艺的爷爷在解放军来解放余江的时候被部队将领相中且很想带他随军南下。风华正茂的爷爷正欲大展拳脚,可太奶奶不乐意,强烈要求爷爷留在老家。梦想和亲人,选哪个?应该是有过像米格尔那样激烈的思想斗争吧,但在回忆往事时,爷爷分外平静,“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于是爷爷放弃远方的梦想,扎根老家,依然安静地当一个教员,侍奉太奶奶,拉扯包括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的生活。后来想想,可能因为这样,他才不愿去束缚我们,才会放手让我们去过自己的人生吧。爱我们,却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记忆中的爷爷奶奶总是和和气气地笑着。他们很少与人争执,有些事情若给我们遇上了,估计要抓狂跳脚,可是他们就会淡然处之。当年学校里做了新房子,爷爷作为老领导有优先选择权,当时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把西边大家都怕夏天西晒的房子给选了,把原定给他的东边大套的房子留给别的老师。以致于后面好多年我们都“享受”了比楼里很多家都要分外炎热的夏天。不过,好处也还是有的,因为靠着围墙,爷爷奶奶就把房前屋后因地制宜地打理成了花园,也给学校添了两处景。想来我对于美食、音乐、花花草草,对于很多美好事物的热爱,就是小时候爷爷奶奶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吧。而对于名利这种东西呢,他们更是没有放在心上。奶奶在长年的产科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草药引产术,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奶奶也因这个贡献成了省劳模。这成果也引起了一个专家的注意,于是她把这成果转化成研究论文并推广,遗憾的是,作为第一研究人的奶奶的名字并没有和专家的名字一起出现。但是奶奶并不计较那么多,她想的是研究成果能造福更多的人,知不知道她的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奶奶还一如既往把那专家当朋友,每次我们去那个城市,她都要带着我去她家拜访。“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都是过眼云烟啊。在爷爷去世后没过多久,阿兹海默症就缠上了奶奶,那以后她大部分时间都活在从前的世界。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在我老爸老妈的悉心照料下,在自己的世界里安详地又过了十多年,直到去世前一年半左右才把我们彻底忘记。
在亡灵的世界,米格尔经历了曾曾祖母的三次祝福,从有条件的“不许碰音乐”到“回归家庭”再到“没有任何条件”的祝福中,米格尔明白了人生的真谛——生命中,家庭和亲情最重要!在米格尔的寻梦途中,曾曾祖母曾曾祖父也冰释前嫌,重燃爱火。米格尔回到现实世界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赶着做,就是唤醒太奶奶的记忆,不让亡灵世界的曾曾祖父消失。在音乐的感召下,米格尔终于如愿以偿。因为感受到超越一切而存在的爱,米格尔又幸福地和因爱而有所改变的家人生活在一起。
应该算大团圆的结局吧。又一个“亡灵节”,逝去的亲人们一个不落地结伴走过花瓣桥,回到思念的家园,两个世界的亲人们一起大快朵颐,载歌载舞,庆祝生命之火不熄,爱之火不熄。
“Remember
me”,饱含深情的呼唤余音绕梁,让人泪奔。《寻梦环游记》落下帷幕,另一个世界的亲人的模样此时无比清晰。爱的记忆不灭,他们便与我们同在。
什么是我们能做的呢?牢记过去,珍惜现在。在爱的世界里,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